静坐偶成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静坐偶成原文

作意投床寐不熟,嗒然隐几睡偏安。
从来万事无心好,心到无心自是难。

诗词问答

问:静坐偶成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静坐偶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作意

(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

(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4).起意;决意。 唐 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 石瓮寺 ,作意共君游。”

(5).著作的本意。《汉书·艺文志》:“﹝《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现代人所说的主题。”

不熟

(1).谓谷物歉收。《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讥也。”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着。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栏,有些担架。”

(2).食物未煮熟。《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 冰心 《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假如饭生煮不熟,或小孩喧哗吵闹,做丈夫的就会以责备的眼光看太太。”

(3).不熟习;不熟悉。《晋书·蔡谟传》:“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原来 吐蕃 没有 云南 夷人向导,终是路径不熟。”《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因我记性不好,先生就把这篇文章裁了下来,用浆子糊在桌上,叫我低着头念,偏偏念死念不熟。”

(4).表示程度不深。 钱锺书 《围城》一:“我兴奋得很,只怕下去睡不熟。”

嗒然

形容懊丧的神情

嗒然若丧

隐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偏安

(1)

(2)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

王业不偏安。——《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偏安一隅

(3) 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某处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