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豫章寄谢胡师承公

作者: 黄彦平朝代: 宋代

还自豫章寄谢胡师承公原文

误解开蕃榻,惭升贾谊堂。
丝论今典诰,钟铉古铭章。
窥豹迷深隐,攀龙漫激昂。
鼎梅同臭味,妙语更难忘。

诗词问答

问:还自豫章寄谢胡师承公的作者是谁?答:黄彦平
问:还自豫章寄谢胡师承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彦平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彦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误解

(1) 理解得不对

误解其意

(2) 错误的理解

对这个案件事实的明显的误解

今典

(1).现代的经典。多用于讽刺。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这须是熟精今典的人们才知道。”

(2).指当代的故事。 冰心 《两个家庭》:“﹝小表妹﹞要我说故事,我一时实在想不起来,就笑说:‘“古典”都说完了。只有今典你听不听?’”

铭章

(1).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多指墓志铭。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较於铭章,君有则多,以遗其孥,非厚如何。”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若果为铭章,必不足称盛意。”

(2).印记,标识。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我看见他的盾牌的背面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头盔和铠甲上也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

窥豹

见“ 窥豹一斑 ”。

深隐

(1).深深隐藏。《鬼谷子·抵巇》:“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是以 许由 匿 尧 而深隐, 唐 氏不以衰; 夷 齐 耻 周 而远饿, 文 武 不以卑。” 唐 杜甫 《雨》诗:“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

(2).偏僻隐蔽。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择一深隐处驻 一妹 ,某日復会於 汾阳桥 。”

(3).深奥隐晦,不易理解。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彦琮》:“详梵典之难易,銓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事以明覈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攀龙

见“ 攀髯 ”。

激昂

振奋激励,激励;奋发昂扬

激昂大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言辞激昂

臭味

臭恶之气味。《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1).气味。 汉 仲长统 《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苏轼 《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2).比喻志趣。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唐 元稹 《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 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清 方苞 《赠潘幼石序》:“岂臭味之同,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类。《左传·襄公八年》:“ 季武子 曰:‘谁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预 注:“言同类。” 唐 李百药 《房彦谦碑》:“且復留连宴赏,提携臭味,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宋 苏轼 《下财启》:“夙缘契好,获媾婚姻,顾门阀之虽微,恃臭味之不远。”

妙语

(1) 指意味深长或说得很俏皮的话

(2) 快速、简练而漂亮、诙谐的说法

用一些妙语使他们的评论生动

(3) 词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语

妙语惊人

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