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四之一)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望海潮(四之一)原文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
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
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锺。

诗词问答

问:望海潮(四之一)的作者是谁?答:秦观
问:望海潮(四之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望海潮(四之一)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秦观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星分

(1).谓以天上的星宿划分地上的区域。 晋 左思 《蜀都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2).谓星散。《魏书·崔浩传》:“大军卒至,必惊骇星分,望尘奔走。”《旧唐书·张仲武传》:“威略火烈,胡马星分。”

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汉书·地理志下》:“及《诗·风》 陈 郑 之国,与 韩 同星分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 唐 刘禹锡 《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於天文与 荆州 同星分。”

牛斗

指牛宿和斗宿。传说 吴 灭 晋 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 雷焕 告诉尚书 张华 ,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在 豫东 丰城 。 张华 派 雷 为 丰城 令,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持其一。 张华 被诛后,失所持剑。后 雷焕 子持剑过 延平津 ,剑入水,但见两龙各长数丈,光采照人。见《晋书·张华传》。后常用以为典。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剑没 丰城 ,气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 元 萨都剌 《过延平津》诗:“神光射霄汉,牛斗为不明。” 何其芳 《忆昔》诗:“光芒万丈射牛斗,要把人间重铸成。”

牛鬭:1.谓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月峡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张雨 《春耕》诗:“壶浆稚子看牛鬭,却过田头午餉时。”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后用“牛鬭”指病虚、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万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2).千家万户。 唐 陈子昂 《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欖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花月痕》第八回:“阁( 吕仙阁 )分三层……远则四围山石,万井人烟。”

提封

(1).通共;大凡。《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广雅》曰:‘提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大凡,诸凡也……都凡与提封一声之转,皆是大数之名。提封万井,犹言通共万井耳。”《汉书·食货志上》:“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

(2).犹版图,疆域。 隋 薛道衡 《老氏碑》:“ 牂牱 、 夜郎 之所, 靡汉 、 桑乾 之地,咸被声教,并入提封。”《旧唐书·东夷传·高丽》:“ 辽东 之地, 周 为 箕子 之国, 汉 家 玄菟郡 耳! 魏 晋 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长驱胡骑剪提封,谁夺龙沙斩将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之三:“南营 乍浦 北 南沙 ,终古提封属 汉 家。”

莺啼

莺鸣。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燕语鶯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鶯和燕。”《水浒传》第八一回:“好梦欲成还又觉,緑窗但觉鶯啼晓。”

珠帘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俊气

(1).英俊气概。 唐 李益 《轻薄篇》诗:“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鵰鶚同飞翻。”

(2).秀美。 张宝真 《小先生》:“嗯,小时可没有现在俊气。”

金紫

(1).见“ 金印紫綬 ”。

(2).金鱼袋及紫衣。 唐 宋 的官服和佩饰。因亦用以指代贵官。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仕五十年,一为尚书,三歷僕射,六兼大夫,五任司空,再践司徒,三居保傅,阶崇金紫,爵极国公。” 明 陆粲 《庚巳编·见报司》:“到一大官府,有金紫数辈出迎。”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七十致仕》:“突而弁兮,已厠银黄之列。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

飞盖

(1).驰车;驱车。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詎假西园讌,无劳飞盖游。” 宋 徐铉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田园经雨緑分畦,飞盖间行九里堤。”

(2).高高的车篷。亦借指车。 晋 陆机 《挽歌诗》:“素驂佇轜轩,玄駟騖飞盖。”《陈书·徐陵传》:“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明 何景明 《观春雪》诗:“佳人御櫺轩,上客倚飞盖。”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画桥

雕饰华丽的桥梁。 南朝 陈 阴铿 《渡岸桥》诗:“画桥长且曲,傍险復凭流。”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八:“杏花零落昼阴阴,画桥流水半篙深。”《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环曲岸,阴覆画桥低。”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翠烟

青烟;烟霭。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宋 秦观 《望海潮》词:“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孤篷入翠烟,住久波始定。”

追思

回想;回忆

追思往昔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繁雄

繁华。 唐 白居易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诗:“ 霅溪 殊冷僻, 茂苑 太繁雄。” 宋 李纲 《送季言弟还锡山省先垄》诗之二:“每忧 吴 会 太繁雄,虏骑凭陵掌股中。” 明 杨慎 《<剑州志>序》:“繁雄昔如彼也,荒陋今如此也。”

迷楼

(1). 隋炀帝 所建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西北郊。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迷楼》:“ 迷楼 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 宋 贺铸 《思越人》词:“红尘十里 扬州 过,更上 迷楼 一借山。” 清 徐昂发 《扬州》诗:“裙繅 禹穴 千年茧,镜拥 迷楼 万朵花。”

(2).指 *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茝香校书》:“ 茝香校书 者,本旧家子……父没后,与母独居,遂落籍。余尝有诗云:‘鸞飘凤泊寻常事,一堕迷楼最可怜。’”《白雪遗音·岭儿调·独坐黄昏》:“想当初,何等样的花魁女,接了些王孙贵客,车马迎门。后遇着卖油郎,他説:‘茫茫苦海,即早回头,跳出这迷楼。’”

挂斗

汽车等后的拖斗,没有动力装置

月观

犹月榭。《南史·徐湛之传》:“ 湛之 更起风亭、月观、吹臺、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 唐 杜宝 《大业杂记》:“苑内造山为海……风亭、月观皆以机成,或起或灭,若有神变。” 宋 秦观 《望海潮·广陵怀古》词:“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横空

(1) 横越天空

横空霹雳

(2) 弥漫空中

横空杀气

锦制

裁制锦衣。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 子皮 欲使宠臣 尹何 为家邑之宰, 子产 以为 尹何 年少,不堪此任。喻之曰:“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后因以“锦製”比喻学为政。 南朝 梁 刘潜 《为江侍中荐士表》:“前摄县 沮 漳 ,无伤锦製;巡行 淮 海,不忝绣衣。”

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爵马

古代两种角斗性质的杂耍。泛指玩赏之物。爵,通“ 雀 ”。《文选·鲍照<芜城赋>》:“ 吴 、 蔡 、 齐 、 秦 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絶。” 吕延济 注:“鱼龙爵马皆假为饰,以为玩乐。”《后汉书·南匈奴传》“角抵百戏” 唐 李贤 注:“角抵之戏则鱼龙爵马之属,言两两相当,亦角而为抵对。” 前蜀 韦庄 《杂感》诗:“鱼龙爵马皆如梦,风月烟花岂有情?”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孤鸿

孤单的鸿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宋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縹緲孤鸿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看天外孤鸿 北海 回,要写封音书去。” 明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关山多少征人泪,不及孤鸿天外归。”

乱云

(1).纷乱的云。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霁》诗:“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籟。”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廻风。”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赴任》:“几处幽林曲径,松杉列翠屏,回首乱云凝。”

(2).喻指女子散乱的头发。 宋 张先 《师师令》词:“ 蜀 丝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萦带

(1).旋曲的带子。 晋 陆机 《赠交阯公真》诗:“高山安足凌,巨海犹縈带。”《初学记》卷六引 晋 袁山松 《宣都记》:“人自山南至顶,俯临 大江 如縈带。” 唐 李德裕 《流杯亭》诗:“激水自山椒,析波分浅瀨。回环疑古篆,詰曲如縈带。”

(2).环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縈带巖侧。”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河水縈带,群山纠纷。” 宋 沉辽 《南漪堂》诗:“縈带夕阳移画舸,留连明月卧前川。”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日月湖》:“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縈带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 江寧 郡城,其西北包十餘山,林壑深远;而 秦淮 、 清溪 之水縈带其下。”

(3).形容城池垣环水抱,形势险要。《周书·王悦传》:“欲守,则城池无縈带之险;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 王思政 ﹞设縈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隋书·虞世基传》:“拒飞梯於縈带;耸楼车於武冈。”

离宫

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最好

(1)

(2) 胜过所有的人和物

(3) 最佳,好到极点

煮咖啡的最好方法

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