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

作者:钱仲益 朝代:元代

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原文

雨馀残暑谢,夜久官事歇。

庭空起商飙,云霄吐华月。

于时秋方半,古桂黄初发。

玉堂集僚友,清燕足怡悦。

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

玉轮悬中天,光辉转明洁。

有如坐冰壶,爽气彻肌骨。

时闻更漏响,渐见明河没。

人生寡欢会,圆魄亦易缺。

莫辞通夕玩,动是经年别。

诗词问答

问: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的作者是谁?答:钱仲益
问:翰林夜集分韵得月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钱仲益的名句有哪些?答:钱仲益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参考注释

残暑

残馀的暑气。 唐 沉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 白居易 《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宋 陆游 《风雨》诗:“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亦指夏末时节。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官事

旧时指公家的事;官府的事宜

商飙

亦作“ 商猋 ”。秋风。 晋 陆机 《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隋书·卢思道传》:“遡商飆之嫋嫋,玩阳景之迟迟。”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商飆一夕至,独宿怀重衾。”《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时当秋月,商飆徐起。”

云霄

(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吐华

见“ 吐花 ”。

于时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于时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秋方

(1).西方。《文选·张衡<东京赋>》:“飞云龙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 薛综 注:“秋方,西方也。” 南朝 宋 谢庄 《怀园引》:“迴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按,《淮南子·时则训》:“孟秋之月……其位西方,其日庚辛。”

(2).指人的晚年,暮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吾年居秋方,虑先草木,故遽以未闻,誥尔在庭。” 隋 卢思道 《劳生论》:“余年在秋方,已迫知命。”

黄初

见“ 黄初体 ”。

玉堂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2). 汉 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 宫……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 大鸟 之属。” 司马贞 索隐引《汉武故事》:“ 玉堂 基与 未央 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 永嘉 元年春正月,帝崩於 玉堂 前殿。”

(3).泛指宫殿。 唐 杜甫 《进雕赋表》:“令 贾马 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众矣。”

(4).官署名。 汉 侍中有玉堂署, 宋 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汉书·李寻传》:“过随众贤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颜师古 注:“ 玉堂殿 在 未央宫 。” 王先谦 补注引 何焯 曰:“ 汉 时待詔於 玉堂殿 , 唐 时待詔於翰林院,至 宋 以后,翰林遂并蒙玉堂之号。”《宋史·苏易简传》:“帝尝以轻綃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 易简 牓於厅额。”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诗:“遥羡玉堂诸院长,酒杯能緑火能红。”《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至於那入金马,登玉堂,是少年朋友的事业,我过了景了。” 王闿运 《郭新楷传》:“君逸才也,玉堂群彦为愧多矣。”

(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颜师古 注:“玉堂,嬖幸之舍也。”《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諂之党,损玉堂之盛。”

(6).神仙的居处。《文选·左思<吴都赋>》:“玉堂对霤,石室相距。” 刘逵 注:“玉堂石室,仙人居也。” 明 李东阳 《镜川先生宅赏白牡丹》诗:“玉堂天上清,玉版天下白。”

(7).豪贵的宅第。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惊雷鸣桂渚,迴涓流玉堂。” 唐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窈窕玉堂褰翠幙,参差绣户悬珠箔。” 清 朱彝尊 《水仙子·为毛大可挽姬人曼殊》曲:“玉堂传説小名儿,檀板能歌絶妙词。”

(8).经穴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顽顙也。”

僚友

官职相同的人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清燕

亦作“ 清讌 ”。1.清闲;安逸。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使遇明王圣主,得赐清讌之閒,宽和之色,发愤毕诚,图画安危……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汉书·刘向传》:“愿赐清燕之閒,指图陈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洪景卢编唐绝句》:“ 孝宗 从容清燕, 洪公迈 侍。”

(2).饮宴。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绸繆清讌娱,寂寥梁栋响。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明 屠隆 《昙花记·群仙会真》:“今日是下官贱降之辰,安排酒脯,奉约二仙清燕。” 清 黄景仁 《客夜忆城东旧游寄怀左二》诗:“遥知文酒足清讌,可念同游漂泊人。”

怡悦

喜悦;高兴

心情怡悦

送钩

犹藏钩。古代一种游戏。 唐 李商隐 《无题》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冯浩 笺注:“送钩,古皆作藏彄,后多作藏钩,字异而事同也。隔座送钩者,送之使藏,今人酒令尚有遗法。”

行觞

犹行酒。谓依次敬酒。《礼记·投壶》:“命酌,曰:‘请行觴。’”《陈书·阴铿传》:“天寒, 鏗 尝与宾友宴饮,见行觴者,因回酒炙以授之,众坐皆笑, 鏗 曰:‘吾儕终日酣饮,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 唐 康骈 《剧谈录·王侍中题诗》:“众宾相顾迟疑,将俟行觴举乐。”《说文·酉部》“酌” 清 段玉裁 注:“盛酒於觶中以饮人曰行觴。”参见“ 行酒 ”。

分韵

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唐 白居易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分韵,有用韵,有和韵,有借韵,有协韵,有今韵,有古韵。”《天雨花》第二二回:“想当初未得病缠身,拈题分韵常酬和,如今还有甚何人?” 柳亚子 《南社纪略·我和南社的关系》:“这一天,是在 愚园 吃午饭的,酒酣以后,分韵赋诗,有些兴会淋漓起来了。”

玉轮

月的别名。 唐 元稹 《月三十韵》:“絳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 宋 卢炳 《水龙吟·赓韵中秋》词:“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清 金农 《中秋夜玩月感作》诗:“世上浮飇与纤浪,不教阑入玉轮中。”

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光辉

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明洁

明亮,洁净

明洁的月色

有如

(1).犹如,好像。《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吾闻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来自田间,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餘,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 唐 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下乎!” 清 顾炎武 《义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3).古人誓词中常用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杨伯峻 注:“‘有如’亦誓词中常用语, 文 十二年《传》‘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 河 神鉴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叹曰:‘ 婴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冰壶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肌骨

(1).肌肉与骨骼。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汉书·王莽传下》:“军人分裂 莽 身,支节肌骨臠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宋 欧阳修 《秋声赋》:“其气凛冽,砭人肌骨。”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白云泉》:“行游渴甚,取泉水连啜数甌,喉吻润而肌骨清矣。”

(2).犹胸臆。常指内心深处。《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之怨疾,将刻肌骨。”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抚臆论报,早誓肌骨。”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覬南方之行李,时枉笔墨,特赐教诲,不惟增疎贱之光明,抑实得以刻心思,铭肌骨,而佩服矜式焉。”

更漏

(1) 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

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 唐· 李肇《国史补》

(2) 又用以指夜晚的时间

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唐· 许恽《韶州驿楼宴罢》

明河

天河,银河。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觉已成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寡欢

缺少欢乐;不愉快。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郭沫若 《黑猫》六:“母亲大约是看见我默默寡欢,她也很明白我急于离家的心事。”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因为一次颇为别致的示众,它把全市的男妇老幼,一统召集来了,让他们替自己寂寞寡欢的生活撒上一点香料。”

圆魄

指月亮。 南朝 梁 武帝 《拟明月照高楼》诗:“圆魄当虚闥,清光流思延。” 唐 张乔 《对月》诗之一:“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宋 刘克庄 《念奴娇》词:“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

通夕

整夜。《淮南子·精神训》:“病疵瘕者,捧心抑腹,膝上叩头,踡跼而諦,通夕不寐。”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 宋 韩琦 《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时雪方洽》诗:“万方蒙泽人人贺,通夕无风阵阵乾。”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王豹君侍郎六十寿叙》:“ 采帅 豪饮,平生未尝醉,独辛亥六月初二日大醉而哭通夕。”

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