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广都憩铁像院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之广都憩铁像院原文

岁暮天苦寒,风雨复乘之。
道边得古寺,欣然具晨炊。
瘦树立中庭,断蔓络短篱。
小僧为返炉,童子烧槁枝。
坐令手足柔,髭间失冰凘。
敬礼龛中像,尽读庑下碑。
少年志四方,故里了不思;晚知行路难,更觉游子悲。
一官始巴(上棘下火),剡曲归何时。
置之勿复道,烂醉忘天涯。

诗词问答

问:之广都憩铁像院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之广都憩铁像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暮天

(1).傍晚的天空。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顾非熊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诗:“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嫦娥 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

(2).指傍晚的天气。 宋 沉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

苦寒

极端寒冷;严寒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道边

(1).商谈于边界之上。《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与 休屠王 等谋欲降 汉 ,使人先要道边。” 颜师古 注:“道犹言也。先为要约来言之於边界。”

(2).路旁。《后汉书·曹褒传》:“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颖达 疏:“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 杨夫子 ,岁晚走道边。”

欣然

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欣然规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宋将军欣然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晨炊

晨起做早餐;也指早餐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唐· 杜甫《石壕吏》

树立

建立

树立远大的理想

中庭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话》:“小小一个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所谓中庭,往往是一个多层的、带有玻璃天棚的大厅…… 北京 的 香山饭店 ,在世界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 先生精心设计下,建造了一个具有 中国 园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厅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短篱

低矮的篱笆。 宋 苏轼 《小圃五咏·枸杞》:“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宋 范成大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诗:“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緑香。”

小僧

(1).指未受大戒的年轻僧人。 南朝 梁 无名氏 《唱断肉经竟制》:“诸僧道诸小僧辈,看经未徧,互言无断肉语……恐诸小僧执以为疑,方成巨弊。” 宋 惠洪 《十八罗汉赞》八:“小僧涤器,师视而笑。”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法而不悟,如小僧缚律。”

(2).和尚自称谦词。《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小僧 相国寺 住持长老。”

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手足

(1) 指兄弟

亲如手足

(2) 指举动、动作

手足无措

(3) 指党羽,爪牙

广有手足

(4) 手和脚

冰凘

亦作“ 冰澌 ”。1.解冻时流动的冰。 宋 苏辙 《游城西集庆园》诗:“冰澌片断水光浮,柳线和柔风力輭。”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自在开帘风不定,颼颼,池面冰澌趁水流。” 清 曹寅 《后陶留饮香河书屋》诗:“无多柳叶连桥暗,渐减冰凘落照斜。” 清 吴锡麒 《春霁图》曲:“响冰澌急溜放前沽,洒斜阳 * 拦横浦。”

(2).冰棱。 宋 张元干 《夜游宫》词:“半吐寒梅未坼,双鱼洗,冰澌初结。”《金史·世祖纪》:“时十月已半,大雨累昼夜,冰凘覆地, 乌春 不能进。” 元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敬礼

(1) 行礼表示尊敬

立正敬礼

(2) 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尊敬

此致,敬礼

(3) 对人恭敬,以礼相待

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故里

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了不

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行路难

(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棘下

(1).棘木之下。古代听讼的地方。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九寺皆树棘木,大理则于棘下讯鞠其罪。所谓‘大司寇听刑於棘木之下’。”

(2). 周 乐之一。《淮南子·齐俗训》:“ 周 人之礼,其社用栗,祀灶,葬树柏,其乐《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 高诱 注:“《三象》、《棘下》、《武象》,乐也。”

(3). 战国 时 齐国 学者会聚之地。参见“ 棘下生 ”。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复道

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烂醉

沉醉;酩酊大醉

喝个烂醉方休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