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事既毕自南台御冰舵凌太液遂至琼华岛登临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冰凝太液镜光皑,辘辘舵床坐渡来。

声杂排门鸣爆竹,权舆帝里是春台。

诗词问答

问:《视事既毕自南台御冰舵凌太液遂至琼华岛登临瞻眺杂咏志赏·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

参考注释

冰凝

结冰;冻结。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两京街道》:“但冬月冰凝,尚堪步屧,甫至春深,晴暖埃浮。” 戴望舒 《过旧居》诗:“而一切都在那里,原封不动,欢笑没有冰凝,幸福没有尘封。?”

太液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镜光

(1).镜子的光。借指镜。 清 黄遵宪 《山歌》:“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2).明亮的光。 唐 刘长卿 《水西渡》诗:“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 广宣 《驾幸普济寺应制》诗:“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

辘辘

象声词,形容车轮滚动等发出的声音

牛车发出笨重的辘辘声

排门

(1).推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

(2).挨家逐户。 宋 苏轼 《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 。”

(3).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 郁达夫 《出奔》:“豆腐店的老头,在排门小窗里看见了我,就马上叫我进去。”

爆竹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权舆

(1).起始。《诗·秦风·权舆》:“今也每食无餘,于嗟乎!不承权舆。” 朱熹 集传:“权舆,始也。”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孟春之月,惟岁权舆,和风初畅。” 清 黄宗羲 《<淮安戴氏家谱>序》:“ 武王 克 商 ,封 微子 於 宋 ,七世而曰 戴公 ,此 戴 姓之权舆也。”

(2).萌芽;新生。《大戴礼记·诰志》:“於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后汉书·鲁恭传》:“今始夏,百穀权舆,阳气胎养之时。”《晋书·戴若思传》:“今天地告始,万物权舆。”参阅 清 钱大昕 《潜研堂集·答问》。

(3).黄色。参见“ 权 ”。

帝里

犹言帝都,京都。《晋书·王导传》:“ 建康 ,古之 金陵 ,旧为帝里,又 孙仲谋 、 刘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诗:“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严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云紫气,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诗之一:“忽承帝里来知己,传道臣名达圣人。”

春台

(1).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贾岛 《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调歌头·喜雪》词:“驱旱魃,除虫害,登春臺。”

(2).饭桌。《水浒传》第六回:“只见灶边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尘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臺。”

(3).礼部的别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