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花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黄葵花原文

天然嫩相烁秋明,淡染鹅裳结束轻。
醉蕊强传金盏侧,赤心长向火轮倾。
四娘蹊上能无种,一点眉间自有情。
不照花根元藉叶,羡他卫足了孤生。

诗词问答

问:黄葵花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问:黄葵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秋明

(1).犹秋月。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2).秋天明洁的天空。 唐 李贺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诗:“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结束

(1) 完毕,不再继续

这个演讲结束了典礼

(2) 装束;打扮

结束而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收拾;处置

(4) 拘束

金盏

亦作“ 金琖 ”。酒杯的美称。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四:“谁人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前蜀 毛文锡 《酒泉子》词:“柳丝无力裊烟空。金盏不辞须满酌,海棠花下思朦朧。 * 。” 宋 孙光宪 《遐方怨》词:“愿早传金琖,同欢卧醉乡。”

赤心

(1) 赤诚的心;丹心

一片赤心

(2) 指物品、植物、果实内部为红色

向火

〈方〉∶烤火;取暖

当日雪下得越大,周氏在房中向火。——《警世通言》

上能

崇尚有才干的人。上,通“ 尚 ”。《周礼·秋官·大司寇》:“上能纠职。” 郑玄 注:“能,能其事也。” 孙诒让 正义:“能即谓多才艺,堪任事者也。”

无种

(1).没有种子。《管子·禁藏》:“赐鰥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按,此指无谷物种子的农户。 元 陈樵 《空翠堂》诗:“息石长年依砌活,茯苓无种入阶生。”

(2).犹言绝后代。《史记·汲郑列传》:“ 黯 数质责 汤 於上前,曰:‘……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曰:‘……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 顥 无如臣何,自此必媒孽臣短,死无种矣。’”

(3).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长生之可得,僊人之无种耳。”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穷通算来各有时,将相本无种。”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眉间

在二侧眉毛间、额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紧接着鼻根上方的额骨或正中矢状断面通过此区的一点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不照

(1).不明了。《东观汉记·明帝纪》:“博观羣书,以助术学,无所不照。”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诗不多’,传曰:‘不多,多也。’凡若此类,传义已明且晳矣。乃 毛公 亦偶有不照者,如《思齐》篇:‘肆戎疾不殄’,不,语词也。传曰,‘大疾害人者,不絶之而自絶也’,则以‘不’为实字矣。”

(2).方言。要不是。 孙芋 《妇女代表》:“唉!不照会写会看了,她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根元

根源;根本。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其根元可考也,形理可求也。” 五代 齐己 《言诗》:“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少不得花有根元玉有芽,待説时惹的风声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谓宗教根元,在乎信仰,制度戒法,悉其荣华。”

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 仲尼 曰:‘ 鲍庄子 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杜预 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 鲍牵 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陈书·世祖纪》:“ 王琳 识暗挈瓶,智慙卫足,干纪乱常,自貽颠沛。”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 霍小玉 怜才誓死,有望夫石不语之心;破产回生,有 怀清臺 卫足之智。”按,或以为葵非向日葵。《左传·成公十七年》 杨伯峻 注:“葵非向日葵, 杜 注以向日葵解之,不确……向日葵叶不可食,此葵或是金钱紫花葵或秋葵。古代以葵为蔬菜,不待其老便掐,而不伤其根,欲其再长嫩叶,故古诗云‘採葵不伤根,伤根葵不生’。‘不伤根’始合‘卫其足’之意。”

孤生

(1).孤陋的人。常用为自谦之词。《后汉书·周荣传》:“ 荣 曰:‘ 荣 江 淮 孤生……今復得备宰士,纵为 竇氏 所害,诚所甘心。’”《新唐书·王缙传》:“尹(京兆尹 黎干 ),南方之孤生,安晓朝庭事?”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前时宠示第三文字,极切当,颇为孤生之助。” 清 姚莹 《朝议大夫从祖惜抱先生行状》:“世之孤生,徒抱俗儒讲説,举 唐 宋 以来传注,屏弃不观。”

(2).孤独的人。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嗟余未丧,哀此孤生。” 唐 柳宗元 《南涧中题》诗:“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清 顾炎武 《七十二弟人》诗:“乱国谁知尔,孤生且辟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