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教授友兄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寄献教授友兄原文

焦心犹觊就功名,痛惜长为疢疾婴。

欲起病躯思扁鹊,未知穷命问君平。

道途辽邈何由及,田壤萧条不复耕。

好学岂能几亚圣,受经从此愧丘明。

诗词问答

问:寄献教授友兄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寄献教授友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献教授友兄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2. 自注:闻陈处士者善言祸福,因访之。

参考注释

焦心

着急;忧虑

焦心如焚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痛惜

心痛惋惜哀痛

痛惜这一巨大损失

疢疾

(1).疾病。《周礼·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疢疾险中。” 郑玄 注:“牛有久病则角里伤。” 宋 陆游 《病起杂言》诗:“国不可无灾眚,身不可无疢疾。无灾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 明 宋濂 《樗散生传》:“生脩善药以活疢疾者,有功於民甚博。”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去苛歛,如药石之攻疢疾。”

(2).犹忧患。《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明 归有光 《昭慈孟皇后》:“古所谓疢疾生智慧者与。”

(3).疵病。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物疢疾莫能为仁义,唯人独能为仁义;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独能偶天地。”

起病

(1).病愈。《晏子春秋·谏上九》:“ 晏子 起病而见公。” 张纯一 注:“起病,病愈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知县一来是新起病的人,元神未復;二来连日沉酣糟粕,趁着酒兴,未免走了酒字下这道儿;三来这晚露坐夜深,着了些风寒:三合凑又病起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余起病补官,年未四十。”

(2).谓人病愈后亲友设宴招待、赠送物品表示祝贺。《水浒传》第 * 回:“这里却説 梁中书 在城中,正与 索超 起病饮酒。”《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太尉夫妻好生欢喜,办下酒席,一当起病,一当送行。”

(3).治病。 明 叶宪祖 《丹桂钿盒》第五折:“起病从来须妙药,合婚必定用良媒。” 明 李贽 《曹公》之二:“夫文章可以起病,是天下之良药不从口入而从心授也。”

(4).生病;得病。《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当下夫人备将起病根由尽数説与太医知道。” 明 高攀龙 《语》:“千病万痛,有一不起病於身者乎?” 巴金 《春》二五:“不晓得是怎样起病的。”

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人

(鄚,现河北省任丘县境内),医术高明,故人们就上古名医扁鹊之名称呼他

穷命

(1).蹇滞的命运。 宋 许顗 《彦周诗话》:“﹝ 王岐公 ﹞问知曲折,以故人子奏於朝,乞以门客恩泽承务郎,特补之。命下之日,暴卒,穷命如此哉!”

(2).拼命。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摩訶 不得已,被髮大呼,目眦流血,穷命一入,不復出矣。”

君平

汉 高士 严遵 的字。隐居不仕,曾卖卜于 成都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诗:“ 君平 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宋 沉辽 《初创二山》诗:“得此化餘年,不问 君平 卜。” 宋 辛弃疾 《江神子》词:“试把灵槎、归路问 君平 。” 李光 《感事寄秋叶用原韵》:“侘傺君犹怜 正则 ,升沉我不问 君平 。”

道途

道路,路途

唯恐道途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辽邈

(1).犹辽远。《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交阯 辽邈,畏丧藩将,政刑每闕,抚莅惟艰。” 宋 陆游 《登慧昭寺小阁》诗:“岁月消磨閲亭传,山川辽邈弊衣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至一处,潮水所经,四望辽邈。”参见“ 辽远 ”。

(2).相去甚远;悬殊。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悲夫,生民用心之不钧,何其辽邈之不肖也哉。”《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婚兆·韦固赤绳》:“虽讎敌之家,贵贱辽邈,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田壤

犹田地。 宋 韩维 《答和叔城东寻春》:“时属积雪霽,田壤坟以苏。” 明 刘三吾 《野庄赋》:“宅幽兮势广,宜尔居兮与尔田壤。”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好学

(1) 专心追求学问的

只有最好学的学者才感兴趣的细节

(2) 爱好科学或爱好学习的

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亚圣

(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解》:“﹝ 孟子 ﹞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初学记》卷九引 三国 吴 张俨 《默记》:“ 汉光武 体亚圣之才,执文武略,聪明仁德。”《旧唐书·姚崇传》:“昔 孔丘 亚圣,母墓毁而不修; 梁鸿 至贤,父亡席卷而葬。”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鲁 去 吴 千有餘里,使 离朱 望之,终不能见,况使 颜渊 ,何能审之?如才庶几者,明目异於人,则世宜称亚圣,不宜言 离朱 。”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夫所谓亚圣者,必具体而微,命世絶伦。”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三国志三》:“ 子张 、 子路 、 子贡 诸贤,当时皆有亚圣之目也。”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唐 张怀瓘 《书断》:“﹝ 张昶 ﹞尤善章草,书类 伯英 ,时人谓之亚圣。” 明 吴道迩 《襄阳府志·献征下》:“﹝ 张机 ﹞工於治疗,尤精经方……论者推为医中亚圣。”

(4).特指 孟子 。 元 文宗 时,封 孟轲 为 邹国亚圣公 ; 明世宗 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引 钱奇勋 诗:“引棺絶粒箭当胸,拚死扶持 亚圣公 。”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自序》:“天赋之职任,亚圣所谓良知良能是也。”

受经

汉 儒重师法,研习经学,师弟相传。从师学经,称受经。《汉书·夏侯胜传》:“ 胜 霸 既久繫, 霸 欲从 胜 受经, 胜 辞以罪死。 霸 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胜 贤其言,遂授之。”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