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古画过海寿星

作者: 张镃朝代: 宋代

刘宗古画过海寿星原文

南极煌煌山川精,辉明渊耀为天经。
化成仙人渡沧溟,黑风不作鱼龙腥。
冉冉风气如云停,峨冠曳带从竛竮。
修髯炯目玉鍊形,神光转映浮中庭,穹龟坐踞捐辎軿。
辽东令威姓维丁,翔空欲下摇霜翎。
予方厌世争腐腥,栖心玩域全撄宁。
此图谁将揭素屏,细观混体通百灵。
诛馘飞毒命门扃,清音透顶闻雷霆。
披萝重冈斸松苓,我命在我同千龄。

诗词问答

问:刘宗古画过海寿星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问:刘宗古画过海寿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南极

(1)

(2) (1)∶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2)∶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3)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天经

(1).天之常道。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金镜霾六国,亡 新 乱天经。” 汉 班固 《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禀承粹和,篤守天经。”参见“ 天经地义 ”。

(2).天象。亦泛指天空。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於地纪。” 清 姚鼐 《雨登岳阳楼》诗:“风交广漠野,云起盪天经。”

化成

教化成功。《易·恒》:“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重阳日》诗:“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其要在於择善脩身,至於化成天下。”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其蠢蠢于四方者,胥蕞尔小蛮夷耳,厥种之所创成,无一足为 中国 法。是故化成发达,咸出于己而无取乎人。”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沧溟

(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黑风

(1).暴风;狂风。《魏书·元叉传》:“ 元叉 本名 夜叉 ,弟 罗 实名 罗刹 ,夜叉、罗刹,此鬼食人,非遇黑风,事同飘堕。” 唐 杜牧 《大雨行》:“东垠黑风驾海水,海水卷上天中央。”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迨余等将睡,忽而黑风暴雨遽作。”

(2).妖风;歪风。 柳青 《狠透铁》:“一股黑风笼罩了小小的 水渠村 ,从一九四九年解放起一直奔波到高级合作化的 * 员,在村里没威信了。” 刘亚舟 《幸运儿》第三部十二:“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黑风,飞沙走石地刮起来。”

(3).谣言。 华山 《远航集·头顶露青天》:“黑风三天松,两天紧,苦主们好不着急。”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风气

(1) 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2) 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

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

如云

(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

(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峨冠

亦作“峩冠”。高冠。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银河倒泻君王醉,灎酒峩冠眄 西子 。”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我生不识 柏梁 建章 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虽厚禄重臣,峩冠世儒,罔不効力。”

竛竮

(1).孤单貌。《法华经·信解品》:“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年未髫齔,内失所恃,餘喘竛竮,嬭媪相长。”

(2).行走不稳貌。 宋 苏轼 《芙蓉城》诗:“遶楼飞步高竛竮,仙风鏘然韵流铃。” 元 黄溍 《陪仇仁父先生登石头城》诗:“薄游成汗漫,高步觉竛竮。”

鍊形

道家谓修炼自身形体。《汉武帝内传》附录:“又夜恒存赤气,从天门入周身内外,在脑中变为火以燔身,身与火同光,如此存之,亦名曰鍊形。” 唐 刘得仁 《山中寻道人不遇》诗:“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 清 洪昇 《长生殿·尸解》:“方纔鍊形之时,那锦褥也沾着金浆,故此得了仙气。”

神光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中庭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话》:“小小一个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所谓中庭,往往是一个多层的、带有玻璃天棚的大厅…… 北京 的 香山饭店 ,在世界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 先生精心设计下,建造了一个具有 中国 园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厅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穹龟

大龟。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踊跃后先。”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南京龟蛇》:“有穹龟见城中,大如车轮,高三尺。”

辎軿

辎车和軿车的并称。后泛指有屏蔽的车子。《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 颜师古 注:“輜軿,衣车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秦 主 登 立 世祖 神主於军中,载以輜軿,建黄旗青盖,以虎賁三百人卫之,凡所欲为,必启主而后行。” 胡三省 注:“车四面有屏蔽者曰輜軿。” 清 厉鹗 《玉泉寺题壁》诗:“春来古寺聚輜軿,鱼乐鱼惊镜里悬。”

辽东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令威

即 丁令威 。传说中的神仙名。 晋 陶潜 《搜神后记·丁令威》:“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唐 白居易 《池鹤》诗之二:“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 辽东 老 令威 。” 明 高启 《空明道人诗》:“于今定非死,飞游去何许,海上几秋风,谁传 令威 语?”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归去 令威 犹海鹤,朅来斥鷃笑溟鹏。”

霜翎

白羽。 唐 刘禹锡 《鹤叹》诗之二:“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宋 张耒 《涟水》诗:“鸥飞不远水,寒浪溅霜翎。”

厌世

悲观消极,厌弃人世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庄子·天地》

情高不恋俗,厌世乐寻仙。——鲍照《白云篇》

栖心

亦作“栖心”。犹寄心。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晋书·陆云传》:“伏见将军舍人同郡 张赡 ,茂德清粹,思器深通。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启涂及阶,遂升枢奥。” 唐 白居易 《病中诗序》:“余早栖心释梵,浪跡 老 庄 ,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云笈七籤》卷一○一:“散形灵霞之烟,栖心霄霞之境。”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归装纔解,又向天涯,郎君消洒。非关薄倖,栖心物外,兵戈连四海,还愁路阻 江 淮 。”

撄宁

(1).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攖寧。攖寧者,攖而后成者也。” 成玄英 疏:“攖,扰动也。寧,寂静也……动而常寂,虽攖而寧者也。”

(2).指外物的扰乱。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三出:“罢罢罢,罢却了賡歌辛苦无乾浄。便便便,便永世脱攖寧。”

素屏

白色的屏风。 唐 白居易 《三谣·素屏谣》:“素屏素屏,孰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点一画於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宋 晁冲之 《睡起》诗:“素屏纹簟彻轻纱,睡起冰盘自削瓜。”参见“ 素屏风 ”。

百灵

(1).各种神灵。《文选·班固<东都赋>》:“礼神祇,怀百灵。” 李善 注:“《毛诗》曰:‘怀柔百神。’”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今主上明圣,怀於百灵。”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百灵奔卫,宜无陟降之劳;六气节宣,当遂神明之适。” 明 刘基 《钧天乐》诗:“君不见 天穆 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灵。”

(2).见“ 百灵鸟 ”。

命门

(1).中医名词。一般指右肾。《难经·三十六难》:“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云笈七籤》卷五六:“右肾谓之命门。”

(2).中医名词。经络穴位名,在第十四至十五脊椎之间骨缝中,属督脉经。主治腰痛、遗精、便泄、崩漏等症。《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奇经八脉总歌》:“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奇经八脉总歌》:“十六阳关十四命,三一悬枢脊中央。”原注:“十四椎下,命门穴也。”

(3).中医名词。睛明穴的别称。亦用以代指眼睛。《灵枢经·根结》:“太阳根於至阴,结於命门,命门者,目也。”

(4).相术家名词。谓面部左右当耳处。《天雨花》第八回:“黑绕太阳天庭暗,青遮口角命门昏。”

清音

(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透顶

(1) 十分,极度(多含贬义)

反动透顶

(2) 非常,极端(多含贬义)

糊涂透顶

闻雷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 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 备 因谓 操 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説破英雄惊 *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重冈

重迭的山冈。 宋 梅尧臣 《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诗:“重冈古猎场,惊兔离衰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 独秀 、 莲蕊 二峯,为此峯门户,其内环壑深堑,亏蔽日月,重冈间之,人无至者。” 清 厉鹗 《自栖霞至金陵道中得四绝句》之三:“蹔憩吟鞍拜 蒋王 ,云旗髣髴护重冈。”

千龄

(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