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冷泉寺

作者: 吕楠朝代: 明代

题冷泉寺原文

灵石北来过冷泉,绵山日午散轻烟。

风尘奔走无停息,兰若云深僧正眠。

诗词问答

问:题冷泉寺的作者是谁?答:吕楠
问:题冷泉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题冷泉寺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吕楠的名句有哪些?答:吕楠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冷泉

(1).清凉的泉水。 南朝 梁 萧统 《答晋安王书》:“冷泉石镜,一见何必胜於传闻。”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下, 唐 元英 建亭其上,名叫 冷泉亭 。 唐 徐夤 《游灵隐天竺二寺》诗:“ 丹井 冷泉 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宋 赵汝茪 《汉宫春》词:“慢赢得、秋声两耳, 冷泉亭 下骑驴。”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送恽南田之钱塘并柬毛稚黄》词:“犹记 冷泉亭 上,百道跳珠喷雪,飞瀑掛杉松。”

绵山

亦作“緜山”。山名。在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山下有地名 绵上 ,故名 绵山 。相传 春秋 时 晋 介之推 隐此山中,故又称 介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汾水 又南,与 石桐水 合,即 緜水 也。水出 界休县 之 緜山 ,北流逕 石桐寺 ,即 介之推 之祠也。昔 子推 逃 晋文公 之赏而隐于 绵上 之山也。”

日午

中午。 唐 柳宗元 《夏昼偶作》诗:“日午独觉无餘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水浒传》第六八回:“此时日午时分,前队望见一骑马来,项带铜铃,尾拴雉尾。”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一:“明朝 曼倩 思言事,日午君王驾未临。”

轻烟

亦作“ 轻烟 ”。1.轻淡的烟雾。 南朝 梁元帝 《咏雾》:“乍若轻烟散,时如佳气新。” 元 白朴 《天净沙·秋》套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里舒放出来,慢慢地往后延展。”

(2). 明 初 金陵 妓楼名。 明 祝允明 《野记》:“国初於京师建妓馆六楼于 聚寳门 外,以安远人,故名曰 来賔 ,曰 重译 ,曰 轻烟 ,曰 淡粉 ,曰 梅妍 ,曰 柳翠 。”《西湖二集·巧妓佐夫成名》:“我国初 洪武爷 时也有官妓,共建十六楼于 南京 :…… 轻烟 、 淡粉 、 梅妍 、 翠柳 、 南市 , 北市 。”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一:“ 淡粉 轻烟 佳丽名,开天营建记都城。”

(3).梅花品名之一。 宋 张镃 《梅品·花宜称二十六条》:“为澹云,为晓日,为薄寒,为细雨,为轻烟,为佳月,为夕阳。”

见“ 轻烟 ”。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停息

停止;止息

暴风雨停息了

兰若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僧正

僧官名。 十六国 后秦 始立,统管 秦 地僧尼。 南朝 历代亦设。 唐 以后于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慧基》:“ 基 既德被 三吴 ,声驰海内,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盖东土僧正之始也。”《南齐书·倖臣传·杨法持》:“ 宋 世道人 杨法持 ,与 太祖 有旧。 元徽 末,宣传密谋。 昇明 中,以为僧正。”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 元和 元年,众请充当寺上座。明年,官补为本州僧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