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驸马都尉李和文公挽词二首

作者: 宋庠朝代: 宋代

原文

曲里犹龙族,西京尚主侯。
勳华传旧钺,名理寄虚舟。
得疾真无妄,观生遂若休。
偏嗟荀令沼,回作逝川流。

诗词问答

问:《赠驸马都尉李和文公挽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庠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犹龙

(1).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 去,谓弟子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宋 陆游 《读<老子传>》诗:“但説 周公 曾入梦,寧於 老子 叹犹龙。”

(2).指 老子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教图赞》:“ 理宗 朝有待詔 马远 画《三教图》:黄面老子则跏趺中坐, 犹龙翁 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礼於前。”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二:“材有让乎 犹龙 ,道有超乎维宝。”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 犹龙 悟守雌。”

(3).称有道之士。 清 徐振芳 《海陵寄李子微》诗:“犹龙久矣逃尘世,牵犊公然饮上流。”

西京

古都名。(1) 西汉 都 长安 , 东汉 改都 洛阳 ,因称 洛阳 为 东京 , 长安 为 西京 。(2) 隋炀帝 建 洛阳 为 东京 ,因称 长安 为 西京 。(3) 唐 显庆 二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一称 西京 , 天宝 元年,定称 西京 , 至德 二载,改称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因 凤翔 是两京未复时 肃宗 之驻地,改 凤翔郡 为 凤翔府 ,建号 西京 , 上元 元年,废京号。(5) 南诏王 寻阁劝 时,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为 西京 ,至 世隆 称帝,改称 中都 。(6)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以 魏州 为 东京 兴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晋王 旧都 太原府 为 西京 ,十一月复 唐 旧制改 西京 为 北京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复 唐 旧制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至 晋 天福 三年罢京。(8) 五代 后晋 天福 三年自东都 河南府 迁都 汴州 ,以 汴州 为 东京 开封府 ,改东都 河南府 为 西京 , 汉 周 及 北宋 沿袭不改。(9) 辽 重熙 十三年,升 云州 为 大同府 ,建号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长安 ,称 西京 。(11) 明 张献忠 以 蜀 王府为宫, 成都 曰 西京 。

尚主

娶公主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史记·外戚世家》:“是时 平阳主 寡居,当用列侯尚主。” 唐 权德舆 《古乐府》:“身年二八壻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宋 司马光 《论李玮知卫州状》:“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选 瑋 使之尚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大业 ……世家争婚之。母梦曰:‘儿当尚主。’信之。”

名理

1.名称与道理。 2.特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

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无妄

(1).指《易》卦“无妄”。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诗:“布卦求无妄,祈天愿孔偕。”

(2).谓邪道不行;不敢诈伪。《管子·宙合》:“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 宋 朱熹 集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3).指灾祸变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刘良 注:“无妄惟时,当穷灾之时也。”《晋书·慕容垂载记》:“大王以命世之姿,遭无妄之运,迍邅栖伏,艰亦至矣。”参阅《易·杂卦》及 韩康伯 注。

(4).意外;不期然而然。《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灾变大抵有二:有政治之灾,有无妄之变。” 宋 叶适 《滕季度墓志铭》:“而君以惯暇逢仓猝,整习遇草野,厌冠而返,可谓无妄之辱矣!”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乾上。《易·无妄》:“无妄,元亨利贞。” 程颐 传:“无妄者,至诚也。”

(2).谓真实,真相。《庄子·在宥》:“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3).不测;意外。《汉书·谷永传》:“陛下承八世之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 颜师古 注:“取《易》之《无妄卦》为义。”参见“ 无妄之灾 ”。

(4).必然。语出《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鲍彪 注:“无妄,言可必。” 清 戴名世 《书先世遗事》:“府君大怒曰:‘吾闻之,有无妄之福者必有无妄之祸。’”

生遂

生育;生长。 汉 贾谊 《新书·辅佐》:“春三月,缓施生遂,动作百物。”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故天生万物之时,圣人命之曰春。春不生遂者,天不重为春。”

川流

(1).河水流动。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滭浡沕潏,川流海渟。”

(2).喻层见迭出,盛行不衰。《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后汉书·崔骃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浮云。”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川流环运,以达政令。”

(3).河流。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