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作者: 戈涛朝代: 清代

雨夜原文

凉气入庭竹,潇潇声作秋。

应知今夜雨,顿长百泉流。

淇水经前渡,苏门忆昔游。

十年弹指事,伏枕梦悠悠。

诗词问答

问:雨夜的作者是谁?答:戈涛
问:雨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雨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戈涛的名句有哪些?答:戈涛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

凉气

凉的空气;清凉之气

倒抽一口凉气

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百泉

①在河北邢台市。有十五个泉群,水量大,水质好,是当地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水源。②在河南辉县市。泉水汇聚为巨池。经历代开凿成湖,面积为34万平方米。湖畔遍布亭台楼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来石刻碑铭。为河南著名风景区。

苏门

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 、 百门山 。 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 。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阮籍 之见 苏门 ,止闻鸞啸。” 唐 庞德公 《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 。”参见“ 苏门啸 ”。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指事

(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谓手指某事。《释名·释长幼》:“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 唐 元稹 《杜君墓志铭》:“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 杜子美 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夐至絶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犹多写景,而未及於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车骑将军 朱然 围 樊 ,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授 诸葛瑾 、 朱然 大众,指事 襄阳 。”

伏枕

(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王生 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明 李贽 《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

(2).指卧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