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明兴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河南报得雨,因盼山东信。

兹阅驿章至,三府沾透润。

大田藉长发,晚田补种迅。

迤西之三府,驰问续呈进。

同日接毕沅,开封转气运。

天泽霈滂沱,入土三四寸。

已种资勃生,未种兴犁奋。

各属率继渥,欢声农父震。

两处解宵忧,一心增旰慎。

诗词问答

问:《山东巡抚明兴奏报得雨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七

2. 六月初十日据明兴奏初六日夜在临清途次雷雨交作甘霖普霈并据济南府属之齐河禹城德平东昌府属之清平馆陶武定府属之惠民乐陵阳信及临清州属之邱县夏津各具报初五六等日得雨深透又沂州登州府属亦具报初一二日得雨三四五六寸不等览奏为之稍慰

参考注释

河南

中国中东部的省,简称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相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省会郑州。黄河流经本省,开封、洛阳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西南的登封县。中国商品粮、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山东

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简称鲁。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万(1990),省会济南。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居 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胜利油田及由此发展的石油化工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黄金产地

三府

(1). 汉 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三府制法,未闻赦彼有罪,狱货惟宝者也。”《后汉书·承宫传》:“三府更辟,皆不应。” 李贤 注:“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九》:“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失士矣。”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通判是个三府,所以他一个六品官,和四品的知府是平行的,拜会时只拿个晚生帖子。”

大田

(1) 面积很大种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还没有开镰,人们都呆在家里打杂

(2) 指良田

长发

(1).久已显现。《诗·商颂·长发》:“濬哲维 商 ,长发其祥。” 郑玄 笺:“深知乎维 商 之德也,久发见其禎祥矣。”

(2).《诗·商颂》篇名。诗中歌颂 商 汤 的祖先和建立 商 朝的 成汤 ,谓自 契 以来已有受命的祯祥。后用作歌颂帝王祖先有明德、享国长久的典故。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属诞弥之令旦,履长发之嘉祥。”

清 统治阶级对太平军的称呼。 清 史致谔 《同治元年禀曾国藩等》:“斩关而入,生擒长髮八十三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事情是好多年了,只怕还是初平长髮军时的事呢。”参见“ 长毛 ”。

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此后便就一点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后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种上了晚田。”

补种

在出现缺苗的农作物中,重新种植

呈进

犹呈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洪更生》:“伏读圣諭,是 成 邸所呈进书,置诸座右。”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 顺天府 呈进春牛图。”

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开封

中国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中部偏东北,黄河南岸,市 区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60万,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河南省会,现为河南重要工业城市

气运

命运;气数

泽霈

恩惠普施。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醮词》:“泽霈幽明,事均今古。”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

涕泪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入土

埋到坟墓里

快入土了

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农父

1.古官名。司徒的尊称。 2.农夫。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