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山园八景·其二·墨妙轩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两壁贞珉勒,千秋宝矩垂。

古香曾不竭,心正实堪师。

春鸟芝文印,风漪笔阵披。

逢源契神解,岂必定于斯。

诗词问答

问:《题惠山园八景·其二·墨妙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

2. 曲径迤东疏轩面势壁间石刻翠墨留香有望古遥集之槩

参考注释

贞珉

石刻碑铭的美称。 元 余阙 《化城寺碑》:“斵辤贞珉,永告无斁。” 蒋士超 《五人墓》诗:“不欲求仁竟得仁,永垂义烈勒贞珉。”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古香

指图书、藏画、法帖等发出的气味。 宋 陆游 《小室》诗:“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自注:“‘古香’见 米元章 《书画史》。”按, 宋 米芾 《书史》载《寄薛绍彭刘泾》诗句为:“图书满室翰墨香, 刘 薛 何时眼中见?” 清 金农 《怀人絶句》之二七:“收藏三百十种帖,一一旧搨浮古香。”

心正

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

风漪

(1).微风吹拂水面形成的波纹。 唐 孟郊 《献襄阳于大夫》诗:“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躋。”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 红桥 南北渺风漪,处处名园互钩络。”

(2).借指竹席。 宋 范成大 《谢龚养正送蕲竹杖》诗:“一声霜晓谩吹愁,八尺风漪不耐秋。” 宋 陆游 《乙夜纳凉》诗:“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笔阵

(1).比喻写作文章。谓诗文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 南朝 梁 萧统 《正月启》:“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以是学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笔阵豪异,则不能为之也。”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请筑诗坛整笔阵,共执桴鼓张旌旟。”

(2).比喻书法。谓作书运笔如行阵。 晋 王羲之 《题<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 清 吴伟业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纵横看笔阵。”

逢源

形容办事顺利。语本《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鲁迅 《<准风月谈>后纪》引 杨邨人 《聪明之道》:“他们也实在到处逢源,名利双收。”

神解

(1).悟性过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荀勗 善解音声,时论谓之闇解…… 阮咸 妙赏,时谓神解。”《南史·张融传》:“ 融 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高谈鲜能抗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 金纤纤 女子诗才既佳,而神解尤超。”

(2).谓不赖言传而能意会。《晋书·刘伶传》:“﹝ 伶 ﹞与 阮籍 、 嵇康 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竹林。”

必定

一定

这样一个计划必定很快要失败

他必定要取胜

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标签:惠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