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春晓原文

西魄未隐峰,东旸刚出谷。

居山晓尚寒,问景春已淑。

花沐露濛濛,草霏风馥馥。

倚楹旦气清,游踪漫追逐。

虚已敕万几,廑心筹五服。

云罩钟迟鸣,山僧想眠熟。

诗词问答

问:春晓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春晓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屋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二

参考注释

出谷

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唐 皮日休 《旅舍除夜》诗:“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前蜀 韦庄 《三用韵》:“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清 曾纪泽 《次韵答左子兴》之二:“鸟方出谷已迁木,龙未跃渊犹在田。”参见“ 出谷迁乔 ”。

濛濛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馥馥

形容香气很浓。 汉 苏武 《别友》诗:“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唐 司空图 《春愁赋》:“倚兰棹兮雨霏霏,歷苹洲兮衣馥馥。”《西游记》第二六回:“正走处,只闻得香风馥馥,玄鹤声鸣,那壁厢有个神仙。” 清 陈梦雷 《拟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幽兰在空谷,馥馥吐奇芳。”

倚楹

靠在柱上。《后汉书·卢植传》:“ 植 闻嫠有不恤纬之事, 漆室 有倚楹之戚,忧深思远,君子之情。”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

旦气

(1).清晨的空气。 明 钱宰 《过城南田舍》诗:“泠然旦气清,逍遥散尘绪。”

(2).语本《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 朱熹 集注:“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后因以“旦气”泛指朝气。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绮语销魂》:“诗有销魂者三,《香奩集》其一也。夫销魂者,即坏心田之谓也……其曰‘最是断肠禁不得,残灯影里梦初回’,旦气梏亡也。”

游踪

游历的路线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万几

(1).《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孔 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帝王﹞思劳于万几,神驰于宇宙。” 唐 刘禹锡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 建中 初, 德宗 始亲万几。”《明史·韩文传》:“是时青宫旧奄 刘瑾 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觝,不亲万几。”

(2).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万几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众公议。”

五服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 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 周 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吉凶之五服,车旗宫室之禁。” 郑玄 注:“五服,王及公、卿、大夫、士之服。”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荷旃披毳,安知五服之仪!”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礼记·学记》:“师无当於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孔 传:“五服,斩衰至緦麻之亲。” 孔颖达 疏:“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緦麻也。”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 黄麻子 道:‘同高祖还在五服之内,是亲的,不算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 雪渔 道:‘ 忠烈公 是五服之内的先伯。’”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