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作者: 释师体朝代: 宋代

偈颂十八首原文

天际云翻墨,江头浪辊花。
胡僧无鉴识,特地渡流沙。
赤骨历穷担片板,颠痴{左孛右攵}癞竖双眉。
蓦生做处难名状,佛祖当头听指挥。

诗词问答

问:偈颂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体
问:偈颂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体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胡僧

古代泛称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刼问胡僧。” 仇兆鳌 注引 曹毗 《志怪》:“ 汉武帝 穿 昆明池 极深,悉是灰墨,无復土。以问 东方朔 ,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问西域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计僧去五六坊,復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骑白马,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 布 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悦。”《宣和遗事》后集:“及入寺门,见有石鐫二金刚,并拱手对立。又见 胡 僧出迎。”

鉴识

亦作“鉴识”。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洽 同郡 许混 者, 许劭 子也。清醇有鉴识。” 南朝 梁 沉约 《沉文季加侍中诏》:“业宇流正,鑑识超凡。”《旧唐书·陆贽传》:“得贤有鑑识之名,失实当暗谬之责。” 明 高启 《代送饶参政还省序》:“对宾客则藉其辞令之善,用人物则取其鉴识之精。”

特地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流沙

随风或水移动的沙

赤骨

赤骨立。比喻空无所有。 元 杨维桢 《周铁星》诗:“刮民膏,嗍民髓,六郡赤骨填芻灵。”

颠痴

癫疯痴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训》:“ 东莱 一明经 迟 ,司训 沂水 ,性颠痴。” 洪深 《申屠氏》第七本:“老丈神志清楚,颠痴全愈,含泪叙述往事。”

生做

(1).强迫;硬逼。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一头下财礼,一头就要你过门,这可不是把我生做起来。”

(2).犹硬干。《儿女英雄传》第十回:“按这段评话的面子听起来,似乎纯是 十三妹 一味的少不更事,生做蛮来。”

难名

难以称述。 明 张居正 《谢赐粥米食品疏》:“乃荷…纶旨温存,遣上医而诊视,宠颁稠叠,廑中使以光临,切感难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暹罗表》:“巍巍莫测,荡荡难名。”

佛祖

(1).佛教称修行成道者为佛,开创宗派者为祖师,故称成佛作祖者为佛祖。 宋 志磐 有《佛祖统纪》五十四卷,详载 天台宗 的源流。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前年开阁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黄秦书各有所僻》:“余家收 山谷 所书禪句几三十餘首,有云……‘自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鬚鬢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元 宋旡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眼高无佛祖,诗癖有山兄。”

(2).指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 。

(3).犹言老天爷。表示惊叹之词。《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姥姥 听了,摇头吐舌説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隻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当头

指在当铺借钱时所用的抵押品

指挥

(1) 发令调度

指挥围攻

(2) 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

(3) 发令调度的人

乐队指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