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屠

作者: 释文珦朝代: 宋代

富春屠原文

瓜桥路入屠山寺,山势蜿蜒似卧龙。
长者布金传几世,庆真垂迹在前峰。
连筒架壑寒泉洁,高阁凌空莫霭重。
八十老僧偏念古,向余慷慨说孙钟。

诗词问答

问:富春屠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富春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桥路

桥上路面。《南齐书·王敬则传》:“良由陂湖宜壅,桥路须通,均夫订直,民自为用。”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山寺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山势

山的形势或气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储光羲 《苑外至龙兴院作》诗:“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山势一转,脸前忽的闪出两坡十几里长的大山场。”

蜿蜒

(1) 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横过天花板蜿蜒着一条长的裂缝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卧龙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长者

(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

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垂迹

佛教谓佛、菩萨从本体上示现种种化身,济度众生。 晋 僧肇 《注<维摩经>序》:“幽关难启,圣应不同,非本无以垂跡,非跡无以显本,本跡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在前

从前;先前

在前,他是个老师

连筒

亦作“ 连筩 ”。1.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 唐 杜甫 《春水》诗:“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仇兆鳌 注:“ 李实 曰: 川 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故曰‘连筒灌小园’。若 夔州府 修水筒,则引山泉者。”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山水》:“石梁,俗呼双吊桶,在 剑池 上,寺僧汲水处也……连筩称深汲,惠泽遍下土。”

(2).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 宋 苏轼 《独游富阳普照寺》诗:“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鐘疎。”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八:“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 元 黄镇成 《南山紫云山居》诗之三:“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

(3).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宋 戴复古 《江滨晓步》诗:“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隣舍门。” 清 彭孙贻 《和诸家烟雨楼诗》之四:“酒酣独抱渔竿卧,罢钓连筒捲落花。” 清 顾光 《冰鲜行》:“谁怜白小亦羣命,雪融冰结交连筩。”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凌空

(1) 高架在空中

铁路桥凌空架在两山之间

(2) 从天空通过

飞机凌空而过

(3) 高升到天空,耸立空中

老僧

(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