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师善见寄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次韵唐师善见寄原文

闻风足使鄙夫宽,家世言诗自杏坛。
万卷古书侔藏室,十年深谷隐王官。
大材益厚楩楠植,至宝终垂琬琰刊。
愧我老衰已无力,青云中道铩飞翰。

诗词问答

问:次韵唐师善见寄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次韵唐师善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闻风

(1).听到音讯或传闻。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四夷闻风失匕筯,天子受贺登高楼。”《前汉书平话》卷上:“灭 楚 以来,四海安寧,民皆快乐,万里闻风,一鼓而收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间,闻风逃遁,真真是无上的耻辱。”

(2).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 老孙头 也闻风来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四章:“ 马斋 是从小河边上来,也是到处闻风的。”

鄙夫

(1) 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

(2) 第一人称的谦称

家世

人出生的门第;家庭世系

杏坛

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古书

古代的著作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深谷

幽深的山谷

王官

(1).王朝的官员。《左传·成公十一年》:“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 唐 杜甫 《王命》诗:“深怀喻 蜀 意,慟哭望王官。” 宋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

(2).指藩王府里的属官。《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初,考功郎中 姚坦 ,为 益王府 翊善,好直諫……﹝ 太宗 ﹞召 坦 ,慰諭之曰:‘卿居王官,为羣小所嫉,大为不易。’”《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一年二载,就陞你做王官,有官无职。”

大材

才能出众的人,学识能力都很高的人

楩楠

亦作“ 楩枏 ”。亦作“ 楩柟 ”。1.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 宋 陈翥 《桐谱·器用》:“古今匠民,为小大之器,度而用之,其可贵者,则必云乌椑、白杨……楩楠、松柏、椅棐之类。”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楩楠挺且直,松柏参成行。”

(2).大材,栋梁之材。 唐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宗溟虽甽澮,成厦必楩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明 徐渭 《吴宣府新膺总督》诗:“邸报初翻数叶藤,栋梁今喜楩柟胜。”

至宝

特别稀有的珍宝

竟把普通景泰蓝当成了至宝

琬琰

(1).琬圭、琰圭。《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 蔡沉 集传:“琬琰,圭名。”

(2).为碑石之美称。 唐玄宗 《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 宋 苏轼 《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声;炳若丹青,掩 麟阁 云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火炎 崐 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唐 韩愈 《送穷文》:“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杨珽 《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鈿,光浮琬琰,是 广寒 仙媛,合配风流时彦。”

(4).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元 邓文原 《奉题延祐宸翰诗》:“官联天府璇璣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帐之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 元 张之翰 《一字砚赋》:“以藉古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老衰

年老体衰;衰老。《荀子·正论》:“夫礼义之分尽矣,擅让恶用矣哉?曰:‘老衰而擅。’是又不然。” 汉 卫宏 《汉官旧仪》卷下:“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飞翰

(1).迅速递送书信。《后汉书·孔融传》:“驰檄飞翰,引谋州郡。”

(2).指飞鸟。 晋 陆机 《拟古》诗之十:“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唐 柳宗元 《东蛮》诗:“王卒如飞翰,鹏騫骇群龙。”

(3).迅速书写。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窃駢语以飞翰,操丹铅何工四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