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

作者: 释子淳朝代: 宋代

颂古一○一首原文

当机一句玉珊珊,内外玲珑溢目寒。
无漏国中曾不住,有华影里见应难。

诗词问答

问:颂古一○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子淳
问:颂古一○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子淳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子淳名句大全

释子淳颂古一○一首书法欣赏

释子淳颂古一○一首书法作品欣赏
颂古一○一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珊珊

(1) 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

时闻杂佩声珊珊。——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2) 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溢目

满目;目不暇接。《后汉书·延笃传》:“百家众氏,投閒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焕烂兮其溢目也。”《初学记》卷二二引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赉方诸剑等启》:“纔发玉匣,雕奇溢目。”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闪电窗》:“帝观书处,窗户玲瓏相望,金铺玉观,辉映溢目,号为闪电窗。”

无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国中

(1).指王城之内。《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 孙诒让 正义:“凡经言‘国中’,并谓王城之中。” 清 姚鼐 《郡县考》:“ 周 之制,王所居曰国中。” 清 段玉裁 《再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周礼》之制,王城方九里,谓之国;城中谓之国中……经文未有谓城外为国中者。”

(2).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豪友》:“ 长安 富民 王元寳 、 杨崇义 、 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 清 方苞 《读齐风》:“ 齐 自 襄公 鸟兽行,下令国中:长女不得嫁,为家主祠,名曰巫儿。”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应难

(1).应付危难。《管子·重令》:“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

(2).答难。 汉 扬雄 《法言·重黎》:“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 汪荣宝 义疏:“ 子云 有难盖天八事……彼时盖天家必有强辞夺理以应之者,故曰应难未几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