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君重像杂言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题金君重像杂言原文

誉之不喜,诋之不怒。
言无疾声,行无阔步。
青春日月儒冠误,拂袖沙河尘土路。
觅君不见今几年,庐山道土房中住。
不肥不瘦不精神,看尽鸢肩燕颔人。
宅为官屋骨为尘,似我翛然云水身。

诗词问答

问:题金君重像杂言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题金君重像杂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疾声

(说话)声音急促或大声。 清 唐甄 《潜书·夫妇》:“吾之交友亦多矣,处室数十年,无变色疾声者,惟见先生与城西 刘子 。” 清 朱琦 《感事》诗:“昨览檄夷书,疾声恣丑詆。”

阔步

大步走

阔步前进

青春

(1) 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拂袖

亦作“ 拂褏 ”。1.甩动衣袖。表示愤怒、不悦。《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崔铉》:“初 李石 镇 江陵 ,辟为戎卒,一旦拂袖而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范吕不合》:“ 陈石斋 力修 与 陈叔方 争军赏於都堂省,拂袖径出。”《明史·王绂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霑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闭门不纳。”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 李 大声曰:‘余游歷东西洋,外国革命事业,知甚悉。汝等如此行为,余决不愿与闻。’拂袖而出。”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三五》:“我说,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的。”

(2).谓因不悦而离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及是 章丞相 反,不揖客,行入舍,褫其公裳,特易以道服而后出。 鲁公 方趋上,适见之,则亟索去…… 章 以手掠公,目使留,致恳到。会荐汤而从者以骑至,故公得而拂褏。”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借指引退、归隐。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下车未浹旬,以状上闻,益获蠲免,众赖其庇。已而拂袖栖迟於 洧川 。” 元 贡奎 《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诗:“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谁肯拂袖同寂寥。”

(4).掠过衣袖;舒展衣袖。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花飞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併觉忘归。” 宋 谢逸 《蝶恋花》词:“豆寇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元 萨都剌 《峨眉云歌》:“酒酣拂袖堕秋水,但觉满座光嶙峋。”《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再饮满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

尘土

细小的土灰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山道

山路。《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 尉头国 ﹞南与 疏勒 接,山道不通。”《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北史·附国传》:“﹝其王﹞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修职贡物, 煬帝 以劳人不许。”

房中

(1).室内。《礼记·明堂位》:“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褘立于房中。”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晋灵公 欲杀 宣孟 ,置伏士于房中。”

(2).特指内室、闺房。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愬寡女之夜哭於房中琴好之家则誶矣。”

(3).妇人。《礼记·曾子问》:“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不踊。” 郑玄 注:“房中,妇人。”

(4).道家之房中术及其图书类目名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虽云行炁,而行炁有数法焉;虽曰房中,而房中之术近有百餘事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仙道録:一经戒,二服饵,三房中,四符图。”参见“ 房中术 ”。

(5). 周 代乐歌名。参见“ 房中乐 ”。

不精

(1).不真诚;不专一。《管子·心术下》:“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淮南子·修务训》:“官御不厉,心意不精。”

(2).不精深;不精密。《后汉书·马融传》:“欲训《左氏春秋》,及见 贾逵 、 郑众 注,乃曰: 贾君 精而不博, 郑君 博而不精。”《宋书·历志下》:“非唯先法不精,亦各传写谬误。”

鸢肩

谓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时的样子。《国语·晋语八》:“ 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 韦昭 注:“鳶肩,肩井斗出。” 宋 苏轼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莫叹郎潜生白髮,圣朝求旧鄙鳶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它如 李嶠 之龟息, 周必大 之帝鬚, 甘侯 头低视仰, 马周 火色鳶肩,博识者自当辨之,未为神也。” 清 魏源 《题陈芝楣中丞个中真意图》诗之一:“门径开 羊 求 ,功名识鳶肩。”

燕颔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

(2).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 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

(3).指武将;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清 陈维崧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翛然

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无係貌也。” 前蜀 韦庄 《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迅疾貌。 宋 司马光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云水身

指行脚僧、游方道士。 宋 陆游 《寒夜移疾》诗:“时人正作市朝梦,老子已成云水身。”参见“ 云水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