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讨源书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初冬讨源书屋原文

萧斋搆重隩,秋老山容古。

鉴池霜后澄,潜鳞俯堪数。

明窗向暖曦,氍帘垂我户。

匡床一趺坐,坐久猊烟吐。

优游翰墨林,黾勉诗书圃。

安行纵未能,困学差可补。

诗词问答

问:初冬讨源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初冬讨源书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麌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八

参考注释

萧斋

唐 张怀瓘 《书断》:“ 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 李约 竭产自 江 南买归东 洛 ,建一小亭以翫,号曰‘萧斋’。”后人称寺庙、书斋为“萧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故有颠顿文场之人,憔悴江海之客,往往裂冠裳,拨矰缴,杳然高迈,云集萧斋。” 明 唐寅 《送行》诗:“萧斋烦扫榻,为我醉眠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聊斋自志》:“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

潜鳞

即鱼。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 明 李东阳 《与顾天锡夜话》诗:“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

匡床

安适的床。一说方正的床。《商君书·画策》:“人主处匡牀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匡牀旃席,侍御满侧者,不知负輅輓船,登高絶流之难也。” 王利器 校注:“《淮南子·主术篇》曰:‘匡牀蒻席。’今案 高诱 注曰:‘匡,安也。’《庄子·齐物篇》:‘与王同筐牀。’《释文》云:‘本亦作“ 匡 ”’, 司马 云:‘安牀也。’一云:‘正牀也。’”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坐匡牀兮抚婴儿,何所匄沐兮,何从仰飴。”《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书房中匡牀罗帐,藤簟纱衾。” 清 董道权 《王麟友同宿客舍志感》诗:“鼓声坎坎下三四,解衣灭烛眠匡床。”

趺坐

(1).盘腿端坐。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輭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宋 费衮 《梁谿漫志·闲乐异事》:“迨夜入寝,有婢 杏香 奔告诸子曰:‘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状。’诸子亟走,至,则已趺坐,而一足犹未上,命其子为收之,纔毕而终。” 明 何景明 《明绍兴府同知致仕进阶朝列大夫陶公行状》:“尝读书 南禪寺 ,闭门诵习,趺坐中夜。” 沉钧儒 《趺坐》诗:“举世嚣嚣我适静,棕床趺坐作心观。”参见“ 趺跏 ”。

(2).见“ 趺座 ”。

优游

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翰墨林

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宋 陆游 《书叹》诗:“早得虚名翰墨林,谢归忽已岁时侵。” 陈寅恪 《昨闻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诗:“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黾勉

(1)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书圃

(1).指《尚书》。《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脩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 郭璞 注:“《尚书》所以疏通知远者,故游涉之。”

(2).犹书林。文章园地。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一:“生逢垂拱,不识干戈免田陇。士林书圃终年,庸非天宠。”

安行

(1).徐行,缓行。《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马瑞辰 通释:“安行对疾行言,即缓行。”《后汉书·崔駰传》:“縶余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 李贤 注:“安行,不奔驰也。”

(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彼皆大圣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 明 方孝孺 《赠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环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顺运安行,不动气貌者,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 清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絶,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学差

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七回:“有一位老先生点了 四川 学差。”《红楼梦》第九九回:“就是外任,原是学差,也无关於吏治上。”《冷眼观》第十二回:“他当某省学差的时候……这种荒谬絶伦的题目,都能丧心病狂的想得出。”参见“ 学政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