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龙山作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游云龙山作原文

大彭作镇迥超群,蜿蜒如龙叆叇云。

自是气求诠易理,不妨幻住悦声闻。

土馒头下老亚父,石绰楔前狂使君。

千顷麦田民气复,绝胜前度此为欣。

诗词问答

问:游云龙山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游云龙山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游云龙山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四

参考注释

大彭

(1).古国名。在今 江苏 铜山县 ,县西有 大彭山 。《国语·郑语》:“ 大彭 、 豕韦 为 商 伯矣。” 韦昭 注:“ 殷 衰,二国相继为 商 伯。”

(2).指 彭祖 。相传其寿八百岁。《国语·郑语》“ 大彭 、 豕韦 为 商 伯矣” 三国 吴 韦昭 注:“ 大彭 , 陆终 第三子,曰 籛 ,为 彭 姓,封於 大彭 ,谓之 彭祖 。” 宋 苏轼 《赐皇叔新除徐王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庶几 大彭 之寿,罔愧 元王 之贤,毋復屡辞,亟膺成命。”

(3).复姓。 彭祖 封于 大彭 ,其后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

作镇

镇守一方。《文选·张衡<西京赋>》:“澶漫靡迤,作镇於近。” 刘良 注:“澶漫靡迤,宽长貌。言此原陵为国之近镇。”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藩岳作镇,辅我京室。”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处论道具瞻之地,当总戎作镇之权。”

超群

超过多数人。多指人的才艺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位处于全盛时期超群的罗马艺术家的形象

蜿蜒

(1) 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横过天花板蜿蜒着一条长的裂缝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叆叇

(1).云盛貌。 晋 潘尼 《逸民吟》:“朝云靉靆,行露未晞。”《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 波旬 自领军众,来至林中,先铺靉靆之云,后降拨霖之雨。” 元 卞思义 《溪山春雨图》诗:“云林靉靆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 明 王錂 《寻亲记·对雪》:“彤云靉靆,茅屋顿成银界。”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靉靆耶?”

(2).飘拂貌;缭绕貌。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衣风飘靉靆,烛泪滴巉巖。” 元 盍西村 《脱布衫·春讌》套曲:“锦綉云红窗縹緲,麝兰烟翠帘靉靆。”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 曹代萧 诗:靉靆烟光上苑通,紫泉繚绕玉河东。” 钱锺书 《围城》五:“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

(3).眼镜。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 潮阳 林公 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綾绢联之,缚於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靉靆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相传 翁覃谿 ……六七十时犹能於灯下作细书,閲蝇头字,不假靉靆。”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易理

《易》的义理。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是知《易》理备包有无。”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总之 孔子 是研究过《易经》的,他对于《易》理当然发过些议论,我们在《易传》中可以看出不少的‘子曰’云云的话,这便是证据。”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声闻

(1).亦作“ 声问 ”。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 ,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 孙叔敖 、 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 ,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

(2).亦作“ 声问 ”。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南阳 宋仲子 於 荆州 与 蜀郡 太守 王商 书”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州耆旧传》:“ 商 字 文表 , 广汉 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 宋 沉辽 《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参见“ 声闻过情 ”。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土馒头

指坟墓。 唐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喫一箇,莫嫌没滋味。” 宋 范成大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箇土馒头。” 清 周亮工 《与王隆吉书》:“过数年,老人入土馒头中,深松茂柏尚不知爱,区区世上名,亦復何关?”

亚父

敬称,表示仅次于父

亚父受玉斗。——《史记·项羽本纪》又

欲与亚父。

绰楔

亦作“ 绰削 ”。亦作“ 绰屑 ”。1.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新五代史·李自伦传》:“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臺,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元典章新集·户部·义仓》:“门首竪立绰屑,大书雕刊‘义仓’二字以表眉目。” 清 赵翼 《蔡节妇诗》:“今日泥书旌绰楔,清芬长附《柏舟》诗。”

(2). 明 清 官署牌坊。 明 陆粲 《庚巳编》卷七:“既而解至都司,司门有绰楔,其扁曰:‘万 * 程’。”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莫如用猛》:“独 广东 东莞县 署二门以内,高营绰楔,大书四字:‘莫如用猛。’”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千顷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民气

指民众的精神、气概。《管子·内业》:“是故民气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渊,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己。” 汉 晁错 《言兵事疏》:“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復。” 宋 范成大 《灯市行》:“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儂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见百为废弛,贿赂公行,吏治污而民气鬱,殆将有变。”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现在各地人民一致起来救国,又悲壮,又热烈,足见民气到底还保存在我们这里。”

前度

(1).见“ 前图 ”。

(2).前一次;上一回。 唐 元稹 《醉醒》诗:“ 积善坊 中前度饮, 谢 家诸婢笑扶行。”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题。” 许地山 《枯杨生花》:“前度曾来的门墙依然映入 云姑 底瞳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