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

邢仙老诗赠晚学李君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邢仙老的《诗赠晚学李君》

全文: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
常听岭瀑连云泻,时有林猿隔岫啼。
月黑笈明灵武动,夜寒囊破蹇驴嘶。
此身已脱人间世,赢得烟萝自在题。

邢仙老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邢仙老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书法作品欣赏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秋景

(1) 秋季的景致

(2) 秋熟农作物的收成情况

澄清

(1) 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后方可用来灌溉禾苗

(2) 另见 chéngqīng

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山家宗”。

沈寂

亦作“沉寂”。1.寂寞;寂静。 唐 无名氏 《薛昭传》:“汝但服之,虽死不坏,但能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疎而有风,使魂不荡空,魄不沉寂。”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天宇湛然,万籟沉寂。” 刘半农 《扬鞭集·静》:“沉寂的午夜,还是昨天午夜般的沉寂。”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一:“突然,一阵征马的长嘶划破了深夜的沉寂,仿佛在呼喊着谁。”

(2).指消息全无。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十五篇:“在敢死队出发后,一方面作着第二天清早进城的准备,一方面静候着前线上的消息,但是,消息是沉寂的。” 沙汀 《丁跛公》:“奖券并没依照规定的日期开奖。到现在已是冬天,消息反而沉寂了。”

(3).深沉落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子云 沉寂,故志隐而味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一个少年﹞学生打扮,眉目很清秀,只是神色非常的沉寂。”

邢仙老名句,诗赠晚学李君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