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待臣不仁事父不孝报国不忠亲秦桧避刀兵是孱头子 岳飞对地无惭于天无愧侍君无过抗女真冒矢石乃真将军

名胜河南

对联全文

上联:赵构待臣不仁事父不孝报国不忠亲秦桧避刀兵是孱头子
下联:岳飞对地无惭于天无愧侍君无过抗女真冒矢石乃真将军

对联备注:

(汪民全题汤阴岳飞庙)

参考注释

仁事

金 元 时俗语。仁爱之事的反语,实指虐害而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略等我仁事,与贤家一万刀。”一说为“成事”的转音。参阅《董解元西厢记》 凌景埏 校注。

不孝

(1)

[not to show filial obedience]∶不孝顺

(2)

[your son]∶旧时父母丧事中用于自称

报国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为国家竭诚效力

精忠报国

秦桧

秦桧(1090-1155) : 南宋投降派大臣。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进士出身。1127年被俘到北方,成为金太宗弟挞懒的亲信。后随金军至楚州(今江苏淮安),被放回南方。他深得高宗宠信,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主张投降,收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兵权,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父子。主持订立“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放弃抗金斗争。为后人所唾骂。

刀兵

(1) [weapons;arms]∶武器

动刀兵

(2) [war;fighting]∶借指战争

刀兵之灾

头子

[chieftain] 一伙(如强盗)或一帮(如偷窃者)的头目或领头人

无惭

亦作“ 无慙 ”。 1.无所惭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2).引申指不逊于或当得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笔,研思之士,无惭匠石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枰中举国莫争先,女将驰名善战。玉手无慙国手,秋波合唤秋仙。高居师席把棋传,石作门生也眩。”

(3).不知羞愧。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六:“惟孜孜以安闲不扰为务,而不肯斯须就劳者,故圣人斥之为无惭人。”

无愧

[feel no qualms;be worthy of;have a clear conscience]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无过

(1).没有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记·蒙恬列传》:“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文献通考·经籍五》:“诗发乎情者也,而情之所发,其辞不能无过。”

(2).没有超过。《史记·苏秦列传》:“夫挟彊 秦 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金史·乐志上》:“所以承天,无过乎质。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过。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陈德甫 ﹞无过在解舖里上些帐目,管些收钱举债的勾当。”

(4).犹不如,比不上。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衙舍里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

女真

[Nüzhen(Nuchen),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为满族的祖先,曾于1115年建立金国,主要分布在今吉林、黑龙江一带

矢石

(1).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左传·襄公十年》:“ 荀偃 、 士匄 帅卒攻 偪阳 ,亲受矢石。”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

(2).指战争,打仗。《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復受次赏。”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孟子 不以矢石为功, 扬云 不以治民益世,求仁而得,不亦可乎!”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天子抑其言,而讲和之策遂定焉。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

将军

(1) [checkmate]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put sb. on the spot;mate;challenge;embarrass]∶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