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处寻孔颜诵诗读书还须向操存上讨出滋味 心源绍伊吕求志达道何事从得失间计较输赢

书院

对联全文

上联:乐处寻孔颜诵诗读书还须向操存上讨出滋味
下联:心源绍伊吕求志达道何事从得失间计较输赢

参考注释

孔颜

孔子 与其弟子 颜渊 的并称。《魏书·肃宗纪》:“来岁仲阳,节和气润,释奠 孔 颜 ,乃其时也。” 晋 陆机 《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 孔 颜 。” 宋 刘克庄 《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 孔 颜 犹有遗旨。”

读书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操存

(1).执持心志,不使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 孔子 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朱子全书》卷三:“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 宋 李光 《赠赵璚夫》诗:“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謏闻。”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丹经言鼎鑪是安身立命也,採药是收敛精神也,火候是操存之意也,沐浴是日新之功也,抽添是勤怠之节也。”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先生平昔涉歷艰险,操存有素,故祸福不足以动心。”

(2).指操守、心志。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诗:“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滋味

[taste]味道

鲜肥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伊吕

商 伊尹 辅 商汤 , 西周 吕尚 佐 周武王 ,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汉书·刑法志》:“故 伊 吕 之将,子孙有国,与 商 周 并。”《三国志·蜀志·彭羕传》:“ 羕 於狱中与 诸葛亮 书曰:‘……足下,当世 伊 吕 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 宋 刘过 《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 伊 吕 ,世似 唐 虞 。”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自愧才兼文武,惭非 伊 吕 之儔;胸有甲兵,颇让 孙 吴 之术。” 清 方文 《田居杂咏》:“幸而遇明主, 伊 吕 伯仲间。”

求志达道

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自儒者出,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得失

(1) [gain and loss;success and failure acquire and lose]∶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计较个人的得失

(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计较

(1) [fuss about;bother about]∶计算比较得失

斤斤计较

(2) [argue with]∶争辩

我不好计较

(3) [think over]∶打算

明天起床后再作计较

(4) [plan]∶计划、商量

另行计较

(5) [stratagem]∶策略

你可有计较

(6) [check]∶清点,查清

计较下山人数

(7) [be particular about;stress]∶讲究

你们城里人,偏有许多计较,主副食还要注重怎么搭配

输赢

(1) [win or loss]∶胜败;也指赢进或输出(如du5博中)

这是场表演赛,观众对输赢不是很关心

(2) [money won or lost in gamble]∶指输赢的钱数

这伙赌徒,一夜就有几百元的输赢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