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锤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名胜四川

对联全文

上联: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下联: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锤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对联备注:

(眉山三苏祠)

参考注释

宦迹

见“ 宦迹 ”。

做官的事迹;政绩。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杂志·世事相反》:“今世人事亦有相反者……官愈尊则愈言欲退休,官愈不达则愈自述宦蹟。”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其生平宦蹟事功文章,著於史传。”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

亦作“ 宦跡 ”。谓做官的经历、行踪。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宦跡浮沉,餘生淹滞,新添明镜鬢边丝。”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寄曲》:“自二姑亡后,几番要将他手评《牡丹亭》本子寄与 汤爷 。怎奈他宦迹转迁, 张 许 二位相公,又各有事於四方因循躭阁,不觉二十餘载。”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二十:“幽篁逸韵胜 鸥波 , 赵管 风流奈尔何;似悔王孙留宦迹,小诗时復入禪多。”

三杰

(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汉 代的 张良 、 韩信 、 萧何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 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 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谓能用三杰,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 ,故得失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 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 成都 数十日, 璋 出降” 裴松之 注引《傅子》:“ 刘备 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诸葛亮 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张飞 、 关羽 勇而有义,皆万人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 备 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唐 代的 宋璟 、 张说 、 源乾曜 。《新唐书·宋璟传》:“十七年,为尚书右丞相,而 张説 为左丞相, 源乾曜 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詔太官设饌,太常奏乐,会百官尚书省东堂。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

一门

(1).一道门户。《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 郈 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 错 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 颜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 唐 杜甫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 京兆 先时杰,琳瑯照一门。”《水浒传》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清 郑燮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曹 氏父子, 萧 家骨肉,一门之内,大小殊轨。”

(4).一个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5).犹言一类。 晋 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 清 刘毓崧 《古谣谚序》:“ 臧 氏 懋循 之《诗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语》,则謡谚并收,然皆以謡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謡谚特编一集。”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南齐书·刘绘传》:“ 绘 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 张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缓韵, 顒 辞致綺捷, 绘 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 刘绘 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7).一件,一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一门亲事,十分指望着九。”《红楼梦》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老舍《正红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决定自己也去学一门手艺。”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梁斌 《红旗谱》十三:“ 二贵 离不得哥哥,他们自小儿在一块长大,这一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是一门里哭。”

古后

先王,前代帝王。《书·盘庚中》:“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 孔 传:“古后,先王。”

器识

[capacity and experience] 器量与见识

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书·张华传》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江河

(1)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长江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long river]∶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大地

(1) [earth]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天心

(1) [the sky over head]∶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God’s will;the will of Heaven]∶天意

上合天心

(3) [monarch’s will]∶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balance staff]∶摆轴

属任

委任,任用。《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以此专属任 何关中事。”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 项王 喑呜叱咤,千人皆靡,然不能属任贤将,特匹夫之勇耳。” 宋 苏辙 《论张颉不可用札子》:“臣屡以为言,而朝廷属任 义问 之意不衰。” 清 徐乾学 《通议大夫纳兰君墓志铭》:“於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千锤百炼

(1) [hammered]∶比喻经受多次艰苦斗争锻炼、考验

千锤百炼出深出。——于谦《石灰吟》

(2) [be highly finished]∶比喻对作品反复推敲,精心修改

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清· 赵翼《瓯北诗话》

父子

[father and son]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兄弟

(1) [brother]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依然

[still;as before]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共名

一类事物共有的名称。相当于类概念中的属概念。与“别名相对。如“动物”是共名。“马”是别名。《荀子·正名》:“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大名冠小名例》:“《荀子·正名篇》曰:‘物也者,大共名也;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是正名百物,有共名别名之殊。”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