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作砥柱,忆生前廉绍文忠、度昭文正、才匹文襄,我国朝仗赫赫威严,大江功立大氛靖; 上陛折栋梁,料事后策需太傅、命寄太师、封追太保,圣天子览层层遗奏,一字读残一泪垂。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中流作砥柱,忆生前廉绍文忠、度昭文正、才匹文襄,我国朝仗赫赫威严,大江功立大氛靖;
下联:上陛折栋梁,料事后策需太傅、命寄太师、封追太保,圣天子览层层遗奏,一字读残一泪垂。

对联备注:

(清-凌瀚《挽彭玉麟联》)

参考注释

中流

(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medium]∶中等

砥柱

[DiZhu,Mountain]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生前

[during one’s lifetime;before one's death] 指死者活着的时候

这是烈士生前立下的誓言

昭文

显扬文采。语出《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唐 张何 《授衣赋》:“是以带裳表俭,黻冕昭文。”

文襄

(1). 春秋 五霸中的 晋文公 与 宋襄公 的并称。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二方之於上国,亦犹 秦繆 、 楚庄 ,与 文 襄 而并霸。”

(2). 春秋 时的 晋文公 与 晋襄公 的并称。《国语·晋语八》:“世及 武子 ,佐 文 襄 为诸侯,诸侯无二心。”

国朝

(1).国政,朝政。亦指国家,朝廷。《后汉书·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

(2).指本朝。 唐 韩愈 《荐士》诗:“国朝盛文章, 子昂 始高蹈。” 明 张煌言 《与张承恩书》:“若足下原国朝之宿将,更当先著 祖 鞭。”《红楼梦》第五回:“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歷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

赫赫

[impressive;majestic;illustrious] 显赫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威严

(1) [dignified;stately]∶威武严肃

他的样子如此威严,使手下人深深地尊敬服从

(2) [power and influence]∶威势;权势

(3) [awe prestige]∶威风

尊长的威严

(4) [prestige]∶威信

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大江

(1) [great river]∶大的江

(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mao55东《菩萨蛮·黄鹤楼》

栋梁

(1) [ridgepole]∶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2) [atlas]∶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

(3) [pillar]∶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料事

(1).预测未来的事。《史记·平原君列传论》:“ 虞卿 料事揣情,为 赵 画策,何其工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虞 有贤臣二人,曰 宫之奇 、 百里奚 ,明於料事。” 清 恽敬 《答来卿》:“不佞颇有知人料事之鉴,岂不预知之。”

(2).处理事务。亦特指处理政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遂诣 刘 , 刘 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南齐书·沉宪传》:“乃以 宪 带 山阴 令,政声大著。 孔稚珪 请假东归,谓人曰:‘ 沉令 料事特有天才。’”

太傅

[a power offical] 官名。三公之一,职很高

遣太傅赍黄金。——《战国策·齐策四》

太师

[Grand Tutor]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导太子之官

太保

(1) [Assistant Grand Tutor;Grand Tutor to crownprince]∶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

(2) [temple curate;medium]∶宋、元时对庙祝、巫师的称呼

(3) [heroes of the greenwood;brigands]∶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4) [servant]∶对仆役的尊称

(5) [juvenile delinquent]∶男流氓

天子

[emperor,the son of God]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层层

(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遗奏

犹遗表。《新唐书·令狐楚传》:“﹝ 郑儋 ﹞暴死,不及占后事,军大讙,将为乱。夜十数骑挺刃邀取 楚 ,使草遗奏,诸将圜视, 楚 色不变,秉笔輒就,以徧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 宋 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诗:“遗奏定留封禪藳,凭谁吹送九重天。” 清 朱琦 《感事》诗:“哀哀老尚书,遗奏殊嘘唏。” 王皓沅 《清宫十三朝》第八一回:“﹝ 吴可读 ﹞便立意拚了死,殉义于 惠陵 附近 马神桥 ,写了一折遗奏。”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