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兵

拼音:fáng xùn bīng

防汛兵怎么写好看

防汛兵的解释

指 明 清 时驻防在地方上的军队。 清 姚燮 《岁暮》诗之二:“埋盐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闲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的緑营兵称汛,分防地称汛地。”亦省称“ 防兵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民团上》:“兵制有六种:一、营兵,二、砲臺守兵,三、各处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义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分拨各集防兵,宜时加检察。”

词语分解

  • 防的解释防 á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
  • 汛兵的解释汛地的士兵。《清史稿·高宗纪二》:“癸巳,允朝鲜国王请,停 奉天 设 牤牛哨 汛兵。”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十六章:“镇子上有几名汛兵,他们知道 静海县 正拿我,我这么一聚人,不是正好飞蛾投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词条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防汛兵汉语词典解释
词典网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