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切韵_切韵介绍_切韵历史知识_切韵历史词典

切韵

历史知识

切韵怎么写好看:

切韵历史词典解释

韵书名。隋陆法言撰。五卷。开皇初,法言与颜之推、萧该等九人在长安共商音韵学,认为诸家韵书意见互异,各有错误,应编纂一部标准韵书。后法言整理记录,参考诸书,于仁寿元年(601)撰成。该书收约一万一二千字,按反切发声分音,收声分韵,故名。凡一百九十三韵,分平声五十四韵,上声五十一韵,去声五十六韵,入声三十二韵。因平声字多,分两卷,上、去、入声各为一卷。综合南北语音,吸收前人韵书优点,奠定汉字音韵学基础。唐长纳言作注。后唐孙愐撰《唐韵》、宋彭年等修《广韵》,皆以此书为据。书已佚,敦煌卷子中有唐写残本三种。唐王仁晌《刊谬补缺切韵》,增两韵,为一百九十五韵,今尚完整,与《广韵》等书同为研究《切韵》音系的重要资料。

词语分解:

  • 切韵的解释1.犹反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引高氏小史:“ 周顒 字 彦伦 ,始置四声切韵行於时。”2.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 隋 陆法言 等撰,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残本,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重要资料。
  • 切的字典解释切 qiē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
  • 韵的字典解释韵 yùn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

历史知识推荐:沙陀

唐五代时部族名。又作沙陁。西突厥别部处月之种。居金娑山今新疆博格达山之南,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境内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贞观中,从唐太宗讨高丽、薛延陀有功。唐高宗时,又从薛仁贵讨铁勒。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切韵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切韵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