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经明行修_经明行修解释_经明行修来历出处_经明行修历史典故

经明行修

历史典故

经明行修怎么写好看:

经明行修历史词典解释

明:明畅。修:美好。谓经学深湛,品行端正。《汉书.王吉传》:“初,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骏以孝廉为郎。左曹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后汉书.寇恂传》:“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三国志.书.高柔传》:“然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明史.太祖纪三》:“丁丑,遣行人访经明行修之士。”


并列 经学渊博,品格高尚。《三国志·魏书·高柔传》:“然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褒义。多用以写人经学深湛,品行端正。 →命世之才 ↔酒囊饭袋

词语分解:

  • 经的解释经 (經) jīng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
  • 行修的解释亦作“ 行脩 ”。品行端正。荀子·致士:“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汉书·王吉传:“左曹 陈咸 荐 骏 ( 王骏 )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使一人之行脩,移之於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於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 清 戴震 原善:“君子体仁以修身,则行修也。”

历史典故推荐:牵萝补屋

南朝梁.陶弘景山居赋:“采芝萝之盘蔬,牵藤萝补岩屋。”“牵萝补屋”是描写清苦自然的隐居生活:把爬满墙的藤萝牵引到茅屋顶上,以助遮风避雨。后用为咏自然清苦的生活条件之典。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经明行修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经明行修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