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丝棼_丝棼解释_丝棼来历出处_丝棼历史典故

丝棼

历史典故

丝棼怎么写好看:

丝棼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心情纷乱不安。唐九龄《荆州作》诗之一: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 ●《左传·隐公四年》: “公问于众仲曰: ‘卫州吁其成乎? ’ 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棼(fen): 纷乱。公: 鲁隐公。众仲:鲁国大夫州吁: 卫庄公之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众仲在分析卫州吁所作所为时对鲁隐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则无祸,而用战争来安定百姓,则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会弄得更加纷乱的,他断卫州吁不会成功。后卫州吁果被卫人所杀。

词语分解:

  • 丝棼的解释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杨伯峻 注:“棼,音汾,纷乱之意。”后因以“丝棼”形容纷繁紊乱。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鱉行;道虽丝棼,事则棊布。”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纲於是丝棼,黔首以之瓜割。” 明 宋濂 凤阳单氏先茔碑铭:“掩耳不闻,乱如丝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道遘:“这相逢有缘,似环解重连,丝棼难断。”
  • 丝的字典解释丝 (絲) sī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
  • 棼的字典解释棼 fén 纷乱:治丝益棼(整理丝不找头绪,越理越乱;喻做事没有条理)

历史典故推荐:富面百城

源见“坐拥百城”。喻指拥有大量的书籍。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贫富相耀,都鄙相惊,贵贱相形,愚智相倾,耗矣哉其穷也!是故甲愿八珍而乙不得藜藿焉……午之博极群书,富面百城,未不识一丁,挟一册而吟焉。”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丝棼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丝棼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