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访戴_访戴解释_访戴来历出处_访戴历史典故

访戴

历史典故

访戴怎么写好看:

访戴历史词典解释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事又见《晋书.王羲之传》附《王徽之传》。

东晋王徽之字子猷,他居山阴时,忽然乘兴夜雪乘船访问友人戴逵。可是刚到门前,又忽然兴尽,便掉转船头而归。由此可见其强调适兴的性格特征。后用为思友访友之典。

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词语分解:

  • 访戴的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 谢 家娇女,正笑倚栏干,欲拈丽句。访 戴 舟迴,襟怀多半为伊阻。”
  • 访的字典解释 访 (訪) fǎng 向人询问,调查:访求(探访寻求)
  • 戴的字典解释 戴 dài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

历史典故推荐:颐指进退

述宾 颐,腮。颐指,用面颊示意来指挥。用面部表情指挥人,欲进则进,欲退则退。谓威望高,指挥轻易。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如仆隶焉。”△褒义。亦作贬义。形容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访戴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访戴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