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箪食豆羹_箪食豆羹解释_箪食豆羹来历出处_箪食豆羹历史典故

箪食豆羹

历史典故

箪食豆羹历史词典解释

一竹篮饭食,一木碗羹汤,指少量的食物。豆:木制盛器,有底脚,形状略似篆体“豆,字。《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荀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朱熹注:“好名之人,矫情干誉,是以能让千乘之国,然若本非能轻富贵之人,则于得失之小者,反不觉其真情之发现矣。”见:现。


并列 豆,盛食物的器皿。形容极简单的食物。《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用于食物方面。

词语分解:

  • 箪食的解释 1 ∶装在箪笥里的饭食2 ∶指用饭菜犒劳军队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 豆羹的解释 1 ∶用豆粉加水及调料煮或蒸成的糊状食品2 ∶像一豆之羹,比喻微小

历史典故推荐:西江水救鱼

比喻大力救助陷于困境之人。唐张南史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诗: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鱼。” 参见:○涸辙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箪食豆羹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箪食豆羹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