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旁观者清_旁观者清解释_旁观者清来历出处_旁观者清历史典故

旁观者清

历史典故

旁观者清怎么写好看:

旁观者清历史词典解释

置身于事情局外的人,比当事者看得清楚。作“旁观见审”。出自唐元行冲之语。元行冲(653-729年),名澹(dàn淡),以字行。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训诂之书。进士及第。累迁通事舍人太常少卿。开元初曾任岐州刺史、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大理卿等,但他志在著作,不愿任此类职务,遂改任弘文馆学士国子祭酒等职。曾编过《典》三十篇,并为唐玄宗自注的《经》和魏徵所著《类礼》一书撰义疏。但后者因说等人的反对,未能在国子学中使用。为此,他又著《释疑》篇以自释。其中便曾讲到“往往当局者迷惑,而‘傍观见审’。”后人遂作“旁观者清”。

【出典】:

《旧唐书》卷102《元行冲传》3179页:“客曰:‘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9“说起来,下棋的最怕傍人观看。常言道,傍观者清,当局者迷。” 清·曹雪芹《红楼梦》55回:“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6*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26回:“从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姐姐细想这宝砚雕弓,岂不是天生地设的两桩红定?”


主谓 旁观的人比当事者看得更清楚。语出《红楼梦》55回:“俗话说旁观者清。”费宏达《女人们》:“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自己怎么给粘糊了。”△多用于表现人们对事情的认识方面。→洞若观火↔当事者迷。 也作“傍观者清”。

词语分解:

  • 旁观的解释从旁观察袖手旁观
  • 清的解释清 qīng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

历史典故推荐:文翁化

同“文翁化俗”。唐 羊士谔书楼怀古诗:“何独文翁化,风流与代深。水云无旧辙,骚雅有遗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旁观者清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旁观者清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