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罚锾_罚锾解释_罚锾来历出处_罚锾历史典故

罚锾

历史典故

罚锾怎么写好看:

罚锾历史词典解释

尚书.周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旧题汉.孔安国传:“疑则赦,从罚。六两曰锾,锾,铁也。阅实其罪,使与罚名相当。”

周代刑法规定,凡刑有疑的均处以罚金。后遂引用为因罪被罚之典。锾,音huán。

唐.柳宗元《酬韶州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一韵一首》:“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

词语分解:

  • 罚锾的解释罚金。古代赎罪,用锾计算,故名。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鍰。” 孔 传:“六两曰鍰。” 唐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诗:“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鍰。” 清 顾炎武 钱法6*论:“ 隆虑公主 以钱千万为子赎死,是罚鍰之入以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你就认个庸医杀6*人,也不过是个‘杖罪’,好像还有‘罚鍰赎罪’的例,化几两银子就是了。”
  • 罚的字典解释罚 (罰) fá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罚款
  • 锾的字典解释锾 (鍰) huán 古代重量单位,亦是货币单位,标准不一

历史典故推荐:上蒸下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至如上蒸下报,同人道于禽兽;钻穴逾墙,役心机于鬼蜮。”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罚锾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罚锾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