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褰裳_褰裳解释_褰裳来历出处_褰裳历史典故

褰裳

历史典故

褰裳怎么写好看:

褰裳历史词典解释

《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舜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此记上古尧、舜相继禅让帝位之事,后因以“褰裳”为帝王让位的典故。《旧唐书.苏安恒传》:“岂不思虞舜褰裳,周公复辟,良以大禹至圣,成王既长,推位让国,其道备焉。”清 唐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五:“运终三百合褰裳,谁谓忧勤致覆亡。”

战国策.宋策》、《淮南子.修务训》载: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清宗羲《钱忠介公传》:“时平则高洗耳,世乱则美褰裳。”

词语分解:

  • 褰裳的解释1.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褰裳以越沧海,企佇而跃九玄。”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2.相传 公输班 为 楚 设置云梯,欲攻 宋 , 墨翟 闻之,“自 鲁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说 楚王 。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 南朝 陈 徐陵
  • 褰的字典解释褰 qiān 揭起:“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 裳的字典解释裳 cháng 〔裳裳〕光明

历史典故推荐:彭泽斗米怕折腰

同“不为五斗米折腰”。明 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曲:“谢彭泽斗米怕折腰,伴南村野老开怀抱。”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褰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褰裳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