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萱草忘忧_萱草忘忧解释_萱草忘忧来历出处_萱草忘忧历史典故

萱草忘忧

历史典故

萱草忘忧怎么写好看:

萱草忘忧历史词典解释

《诗.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古制,北堂为主妇居室,也是母亲居室,因以代指母亲。在北堂阶前种植萱草,象征母爱,故可忘忧。后遂用“萱草忘忧”为排解忧愁的典故。汉琰《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初学记》卷二七引三国王朗《与魏太子书》:“不遗惠书,所以慰沃,奉读欢笑,以藉饥渴。虽复萱草忘忧,皋苏释劳,无以加也。”三国 魏 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主谓 萱草,多年生草木植物,供观赏。俗多以喻母子。子能慰其母,可使母以忘忧。语本《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多用于儿子安慰母亲方面。

词语分解:

  • 萱草的解释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明 张时彻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2.借指母亲。 明 刘基 发安
  • 忘忧的解释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历史典故推荐:阿连

南史.谢灵运传:“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堂弟谢惠连很会做诗,他的父亲方明不了解。有一次谢灵运对方明说:阿连聪明多才,你却作为平常的孩子对待,灵运常称惠连为阿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萱草忘忧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萱草忘忧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