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殉义忘身_殉义忘身解释_殉义忘身来历出处_殉义忘身历史典故

殉义忘身

历史典故

殉义忘身怎么写好看:

殉义忘身历史词典解释

为追求正义而捐献生命。《书.鲁广达传论》:“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亦作“殉义忘生”。唐.陈子昂《为苏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惟死,不任感激庆戴之至。”


并列 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陈书·鲁广达传论》:“鲁广达全忠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常用于写为国损躯的人。也作“殉义忘生”。

词语分解:

  • 殉义的解释 1.遵从道义。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 蔡 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 晋 陆云 泰伯碑:“若乃忠人入国,悽愴生悲;殉义希风,懦夫立志。”2.为道义而死。 唐 罗隐 投郑尚书启:“何昔时有殉义之人,而今日无死恩之士?”3.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冯自由 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 杨衢云 尝在 南非洲 英 属数埠创立兴中会……自 杨 殉义后,无人能知当时 南非洲 党务。”
  • 忘身的解释 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历史典故推荐:桑田东海

同“沧海桑田”。唐 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诗:“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殉义忘身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殉义忘身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