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蓦山溪(同前)原文 诗词名句

蓦山溪(同前)

作者: 杨无咎朝代: 宋代

蓦山溪(同前)原文

玉英檀蕊,细意凭君看。
青帝忒多情,费几许、春风暗剪。
晓来敧枕,不觉嫩香飘,披宿雾,启幽窗,不道开初遍。
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
莫遣俗人知,怕毒眼、急须遮断。
倚墙压架,娇困卧枝头,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

诗词问答

问:蓦山溪(同前)的作者是谁?答:杨无咎
问:蓦山溪(同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蓦山溪(同前)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杨无咎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无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玉英

(1).玉之精英。《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史记·孝文本纪》:“欲出 周 鼎,当有玉英见。”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清 姚鼐 《核桃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说,谓能长生。《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史记·孝文本纪》:“欲出 周 鼎,当有玉英见。”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清 姚鼐 《核桃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说,谓能长生。《楚辞·九章·涉江》:“登 崑崙 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唐 王湾 《奉使登终南山》诗:“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2).花之美称。 宋 赵长卿 《花心动·客中见寄暖香书院》词:“一餉看花凝竚,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明 张叔元 《宜春令·纪情》套曲:“怪无般野蔓闲藤,繚绕琼枝妒玉英。”

(3).喻雪花。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雪》词:“云容皓白,破晓玉英纷似织。”

(4).指莹澈如玉的泉水。 唐 李华 《云母泉》诗:“洞彻浄金界,夤缘流玉英。” 唐 李绅 《别石泉》诗:“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5).唾液。《黄庭内景经·脾长章》:“含漱金醴吞玉英。” 务成子 注:“金醴、玉英,口中之津液。”

细意

(1).琐屑隐微的意思。《后汉书·班彪传》:“又进 项羽 、 陈涉 而黜 淮南 、 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南史·范晔传》:“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2).犹细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豉法难好易坏,必须细意人,常一日再看之。” 唐 杜甫 《白丝行》:“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跡。”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

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多情

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晓来

天亮时。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 宋 王安国 《清平乐》词:“ 小怜 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宿雾

夜雾。 晋 陶潜 《咏贫士》:“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唐 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惨淡阴烟白,空濛宿雾黄。”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二:“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山分宿雾儘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郭沫若 《恢复·峨嵋山上的白雪》:“那横在山腰的宿雾,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

不道

(1)

不料

不道 * 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的罪名。——鲁迅《“友邦惊诧”论》

(2)

无道

大逆不道

开初

刚开始,一开头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风味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乍可

(1).只可。 唐 元稹 《虫豸诗·浮尘子》之二:“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宋 蒋捷 《瑞鹤仙·乡城见月》词:“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

(2).宁可。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乍可怱怱共百年,谁便遥遥期七夕。” 唐 元稹 《决绝词》:“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中红槿枝。”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属得疾小愈戏作以自释》词:“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

(3).方才,恰巧。 清 陆嵩 《新年作》诗:“新年乍可破七日,四日阴雨三日雪。”

怎可。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考功》:“鸡冠比玉,乍可依稀?鱼目参珠,曾何髣髴?”

俗人

(1)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毒眼

嗔怒的眼光。 茅盾 《子夜》十一:“那边床上的 冯眉卿 却用毒眼望着 刘玉英 ,把手帕角放在嘴里咬着出气。”

急须

(1).煮茶、暖酒器名。 宋 黄裳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寄向仙 庐 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 明 都卬 《三馀赘笔·急须仆憎》:“ 吴 人呼暖酒为急须……急须者,以其应急而用。”

(2).一说古为便溺器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饮器》:“近时人又以贮酒之器谓之急须,亦止为一饮字讹之。殊不知古人以溺器为急须,乃应急而须待之者,反又不知其义,可笑。”

遮断

(1).遮蔽不见;掩盖消失。 前蜀 韦庄 《春日》诗:“红尘遮断 长安 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宋 杨万里 《舟中晚望》诗:“行人又被山遮断,风颭酒家青布巾。” 萧红 《桥》:“红色的栏杆被雪花遮断了。” 沙汀 《航线》:“嘶哑的声调给水声遮断了。”

(2).阻断;截断。《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说》:“遮断外国之交通,杜絶外来之势力。” 邹韬奋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这表现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扩大封锁,流窜掠夺,疯狂轰炸,企图由此遮断我国际输给线,耗竭我物资,并窒息我工业生产机能。” 姚雪垠 《长夜》二:“许多年来这条路完全被土匪遮断,没人敢走。”

(3).打断;拦住别人的话。 沙汀 《淘金记》二五:“但她忽然勇敢地遮断他:‘我没有你那么会说!’”

倚墙

倾侧的危墙。《淮南子·说山训》:“胡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傍,不可以立。”

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心绪

心思;心情(多就安宁或紊乱说)

以你最愉快的心绪

阿谁

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空教 陆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个人

(1) 单独一个人,与团体相对而言

进行派别斗争的人,闹宗派主义的人常把个人的或少数人的利益摆在党的利益之上。——《个人和集体》

(2) 单独个人的生存或实体;单一的个体

人与社会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定道德关系

(3) 自称。指本人

个人认为

(4) 那人(多指情人)

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做中州想。——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

撩乱

(1).纷乱;杂乱。 唐 韦应物 《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2).缤纷。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3).搅乱,扰乱。 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蒋恢,朝代: 宋代
    幽鸟无言啄落花,风吹榆荚打窗纱。先生酒醒绿阴里,笑听蜂儿报晚衙。
  • 作者: 曹豳,朝代: 宋代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 作者: 释师范,朝代: 宋代
    入海算沙徒自疲,风前月下几攒眉。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 作者: 唐寅,朝代: 明代
    花开烂漫月光华, 月思花情共一家; 月为照花来院落, 花因随月上窗纱。 十分皓色花输月, 一径幽香月让花; 花月世间成二美, 傍花赏月酒须赊。
  • 作者: 戴表元,朝代: 宋代
    石棱棱而白出,树悄悄以红披。嗟缟衣之嘉客,方策蹇以何之。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
    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茫茫草色深,萧萧雨声急。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屦湿。村童更可怜,赤脚牛背立。
  • 作者: 李若水,朝代: 宋代
    一庭鸟迹天书怪,八尺簟纹人字寒。
  • 作者: 熊禾,朝代: 宋代
    暂停窗间诗,观此池上钓。鱼尾何沉沉,竹午何嫋嫋。一丝波面动,摇曳出深沼。校人畜我时,活我良谓厚。作鱠终当供,设饵诚不料。何当两相忘,万里游浩渺。
  • 作者: 邵璨,朝代: 明代

    末随生上:十载边塞风烟。怎想一家播迁。

    叩首祷龙天。保禳特赐周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