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原文

双旌暮卷小舂容,画栋云生笑语中。
但觉山光侵酒绿,不知日脚染溪红。
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
谁遣玉蟾催骑吹,归来人影在朦胧。

诗词问答

问: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书法欣赏

范成大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双旌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舂容

(1).用力撞击。《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郑玄 注:“‘从’,读如‘ 富父 舂戈’之‘舂’。舂容,谓重撞击也。”

(2).声音悠扬洪亮。 唐 张说 《山夜闻钟》诗:“前声既舂容,后声復晃盪。”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太簇之乐,奏之而舂容。” 明 何景明 《听琴篇》:“含官移羽何舂容,冷冷万壑吟风松。”

(3).指香气飘扬。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燕香舂容,俗客莫陪。”

(4).犹溶溶。形容月光荡漾。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之二:“晴日暖云春照耀,温风霽月夜舂容。”

(5).舒缓从容。 元 祖铭 《径山五峰·大人峰》诗:“五髻生云雨,镇踞何舂容。具此大人相,题为 大人峰 。”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至意当含蓄,语务舂容,则二者一律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叶居仲》:“若公之诗文,尤舂容浩瀚。”

(6).闲雅。 清 邵玘 《浣溪沙·秋闺》词:“西风依约到帘櫳,晚妆情态儘舂容。”

画栋

有彩绘装饰的栋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小院门闲鶯自语,画栋泥香燕初乳。”

笑语

指谈笑;玩笑的话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日脚

见“ 日脚 ”。

亦作“ 日脚 ”。1.太阳穿过云隙射下来的光线。 唐 岑参 《送李司谏归京》诗:“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 宋 范成大 《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词:“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试轻裘。”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九章:“一天,当日脚在外面围墙的铁丝网上消逝,黄昏开始到来的时候,隔壁牢房的同志们在低哑的唱歌。”

(2).方言。犹日子。日期;时间。《水浒传》第七四回:“大哥休怪,正是要紧的日脚,先説得明白最好。”《何典》第八回:“他娘甚喜欢,便端一肩行李,拣个入学日脚,来到 鬼谷先生 家住下。” 巴人 《证章》:“你们瞧,不把人员派个适合的工作,却叫他来空数日脚,还全以为自己主见不错咧。”

(3).方言。犹日子。生活或生计。 王西彦 《曙》:“你说这日脚是人过的吗?”

染溪

冉溪 的别名。 柳宗元 改为 愚溪 。在 湖南 零陵县 西南。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 灌水 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 瀟水 。或曰:‘ 冉氏 尝居也,故姓是溪为 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 染溪 。’”

控临

凭临,登临。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一:“控临縹緲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指点

指示;点明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指点两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虚无

(1) 荒诞无稽

(2) 天空

高标连汗漫,向望接虚无。——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

驭风

(1).犹乘风。《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响乘气兮兰驭风,德有远兮声无穷。” 李周翰 注:“言贵妃德响若兰气驭风远去而芳香无穷也。”

(2).谓仙道御风而行。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唐 卢鸿一 《倒景台》诗序:“可以邀驭风之客,会絶尘之子,超逸真,盪遐襟。”

(3).形容飘然自得。 清 戴名世 《梅文常稿序》:“吾读公诸子之文,凌云驭风,飘飘乎莫不瀟洒而自得也。”参见“ 御风 ”。

玉蟾

见“ 玉蟾蜍 ”。

骑吹

古代军中的一种骑在马上演奏的器乐合奏。《汉书·礼乐志》:“骑吹鼓员三人。”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吹部》:“警鼓,二人执朱旛引乐,衣文戴冠,已上乐人皆骑马乐即谓之骑吹,俗乐亦有骑吹也。” 宋 范成大 《寄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诗:“客游 瀟湘 逢骑吹,知公已为苍生起。”

来人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

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朦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胧的月色

(2)

(3)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朦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朦胧的意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素鸟爰止,淳精允藏。名符瑞牒,色应金方。洁白容兴,翅英夺扬。孝思攸感,皇德逾张。
  • 作者: 王立程,朝代: 明代
    平生惬幽赏,山水有馀癖。跻攀陟穹崖,杖屦迷昕夕。遥爱万峰攒,悠然暮云白。一径转松萝,萦回盘蹬窄。怪石驾飞梁,横空巨灵劈。瀑布自天来,波涛翻四壁。喷沫建瓴下,悬崖几千尺。足底走轰雷,崩腾疑地坼。中有一线通,莓苔覆其脊。猿鸟不敢窥,狡兔犹辟易。时与山僧来,踌躇中复却。观止即康庄,虔心轻一掷。举足已忘身,生死不容隙。嗜专遂忘险,陡然任所适。阔步神飞扬,往来凭两屐。观者色沮丧,相顾徒咋唶。亲朋四五人,惊定还慰责。千金戒垂堂,发肤宁不惜。吁嗟谢世情,嵚巇羊肠迫。浮沉投网罗,安危何所择。为我解天韬,逍遥舒六翮。遗生等鸿毛,胡为效臧获。
  • 作者: 释普度,朝代: 宋代
    布袋头一结,百城消息绝。蜡人冰不冰,万里一条铁。珊瑚枝枝撑著月。
  • 作者: 沈辽,朝代: 宋代

    春草日已枯,山中少人迹。

    草间秋蛩鸣,遥知岁寒逼。

    人生何可恃,金丹须努力。

    流景终不回,永叹尚何益。

  • 作者: 赵与滂,朝代: 宋代
    西风樵了谷,藤蔓络柴关。名在星河上,花开晓露间。秋空同碧色,晓日转红颜。若挂青松顶,翛然不可攀。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芦华明月水茫茫,激箭风舟破冷光。亲到庐陵酬米价,那时开口便相当。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

    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

    潜老宏章继,相让如廉蔺。

    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

    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

    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

    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

    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

    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

    过兹接诸生,为诵勖新进。

    暇当付剡藤,挥毫意以运。

  •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渐老追芳苦厌劳,团蒲欹坐首慵搔。解将一笑醒人眼,多谢红稠屋角桃。
  • 作者: 何巩道,朝代: 明代

    送客东城暮,还家路在山。

    谷空萤忽散,溪断水犹潺。

    竹雾将沾地,松风未闭关。

    一宵秋月白,能得几人閒。

  • 作者: 李畅,朝代: 明代

    燕子矶头巀嵲开,当矶渤浪隐春雷。

    龙盘地拥三山动,虎踞江连万里来。

    上下水天涵日月,参差云树隐楼台。

    扬帆未得穷登眺,独倚蓬窗漫举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