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忆郊天原文 诗词名句

忆郊天

作者: 鲍溶朝代: 唐代

忆郊天原文

忆向郊坛望武皇,九军旗帐下南方。六龙日驭天行健,
神母呈图地道光。浓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凰。

诗词问答

问:忆郊天的作者是谁?答:鲍溶
问:忆郊天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鲍溶的名句有哪些?答:鲍溶名句大全

鲍溶忆郊天书法欣赏

鲍溶忆郊天书法作品欣赏
忆郊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郊坛

古代为祭祀所筑的土坛,设在南郊。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明日復行春,逶迤出郊坛。”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冬至有事於南郊,或用次年元日行事。先於五六月内择日命司漕及修内司修饰郊坛……郊坛,天盘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级,分四成。” 清 魏源 《金陵怀古》诗之五:“ 南都 胜国驻旌旗,宫闕郊坛尚有基。”

武皇

(1).指 汉武帝 。 汉武 穷兵黩武,后或借指当代黩武的皇帝。 唐 杜甫 《兵车行》:“边庭流血作海水, 武皇 开边意未已。”

(2).凡谥号为“武”的皇帝,亦称武皇。《文选·曹植<责躬诗>》:“於穆显考,时维 武皇 。” 李善 注:“ 武皇 ,谓 曹操 也。”《文选·潘岳<西征赋>》:“ 武皇 忽其升遐。”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武纪》:“帝讳 炎 ,字 世安 。崩,謚曰 武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武皇 大渐,实奉话言。”此谓 齐世祖 武皇帝 萧赜 。

九军

(1).天子六军,诸侯三军,统称为九军。《庄子·德充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军。” 成玄英 疏:“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故九军也。”《商君书·赏刑》:“ 武王 与 紂 战於 牧野 之中,大破九军。” 朱师辙 解诂:“大破九军,谓破 紂 与诸侯之军也。”

(2).为数众多的军队,犹大军。《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楚 三大夫张九军,北围 曲沃 、 於中 ,以至 无假之关 者三千七百里。”《北史·宇文述传》:“初度 辽 ,九军三十万五千人。”

旗帐

旌旗与帷帐。 唐 鲍溶 《忆郊天》诗:“忆向郊坛望 武皇 ,九军旗帐下南方。”

南方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或国家(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出师表》

六龙

(1).谓《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 疏:“乾元乃统天之义,言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

(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为御者。 汉 刘向 《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晋 郭璞 《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復愿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頽波。”

(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汉 刘歆 《述初赋》:“揔六龙於駟房兮,奉华盖於帝侧。”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六龙临幸。” 吴梅 《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龙曾此驻云车,何处重寻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晋书·温羡传》:“父 恭 , 济南 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号曰六龙。”《晋书·卞壸传》:“父 粹 ,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 卞氏 六龙。”

驭天

天子即位,统治天下。《魏书·文苑传序》:“逮 高祖 驭天,鋭情文学,盖以頡頏 汉 彻 ,掩踔 曹丕 。”

行健

(1).运行壮健。《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颖达 疏:“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配行健之功,功深煦育;叶无私之道,道契皇王。”

(2).步履矫健。 宋 孔平仲 《余比见管勾大平观刘朝奉再用元韵和寄》:“寝甘无復梦,行健不须竹。”

神母

(1).指 汉高祖 斩白蛇传说中神人所化成的老母。《汉书·叙传下》:“神母告符,朱旗乃举。”参见“ 神母夜号 ”。

(2).称传说中远古帝王之母。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神母游其( 华胥之洲 )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歴十二年而生 庖牺 。” 宋 陈师道 《寄外舅郭大夫》诗:“慎勿冠惠文,神母仁如 尧 。”

(3).指 西王母 。 唐 李贺 《瑶华乐》诗:“舞霞垂尾长盘珊,江澄海浄神母颜。” 王琦 汇解:“神母,即 王母 也。”

道光

高尚的道德、正确的主张得到发扬和传颂。《晋书·汝南王亮等传论》:“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元 孟祺 《贺平宋表》:“钦惟皇帝陛下,道光五叶。” 明 冯梦龙 《新灌园·骑劫代将》:“故此特宽二城,以示恩信,将使 莒州 、 即墨 之人,反讎其上,我泽如春,民应如草,道光宇宙,四海延颈。”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尒后琴瑟韵合,闺门道光。”

暖气

锅炉烧出的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进入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中,散热后增高室温。管道中的热水或蒸汽就叫暖气。一般上述设备也称暖气

历草

即蓂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历草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尧 为仁君,一日十瑞……历草生阶,宫禽五色。” 南唐 陈陶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一本作“ 歷草 ”。参见“ 历荚 ”。

亦称“ 歷荚 ”。即蓂荚。《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李周翰 注:“ 尧 时有蓂荚草生于阶,有十五叶,从月一日日生一叶,至十五日日落一叶。若月小,则餘一叶,见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歷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歷,一本作“ 历 ”。参见“ 蓂荚 ”。

非烟

(1).亦作“ 非烟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后因以“非烟”指庆云,五色祥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 唐 权德舆 《杂诗》之一:“婉彼 嬴氏 女,吹簫偶 萧史 。綵鸞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2).喻藻绘绚烂。 宋 王禹偁 《贺南郊大赦表》:“不得涌非烟之词,濡甘露之笔,藻绘於玉册,发挥於皇谋,亦臣之不幸也。”

(3). 唐 人小说中的人名。 唐 河南府 功曹参军 武公业 之妾 步非烟 ,貌纤丽,善文墨。邻居 赵象 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为 公业 所知。鞭挞 非烟 致死。事见 唐 皇甫枚 《非烟传》。 明 徐翽 《春波影》第二折:“原不比和新诗的 非烟 侍女,怎做得识英雄的执拂歌姬。”

见“ 非烟 ”。

瑶浆

玉液,指美酒。《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觴些。” 唐 鲍溶 《忆郊天》诗:“浓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展锦荐,设瑶浆,捉坐对饮,与论古今事,博洽非常。”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箫韶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舞凤

(1).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 唐 薛存诚 《御题国子监门》诗:“为著盘龙跡,能彰舞凤蹲。”

(2).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 渥洼 姿。”

(3). 三国 庞统 号 凤雏 ,曾为 耒阳 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縠,朝代: 唐代
    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月落金鸡一声后,不知谁悔醉如泥。
  • 作者: 赵孟杰,朝代: 元代

    上界真人足官府,璚玦霞裾萃瑶圃。

    光垂天阙日趋班,云绕丹墀联步武。

    岭南歘忽瘴雾开,昂昂一鹤从天来。

    峰头谪仙故居士,要叫青精共徘徊。

    师雄何事罗浮梦,不解淩风候鸾凤。

    好风笑语在人间,吹香已满桃花洞。

    愿言寄赠春一枝,天涯未见心相知。

    渺尘独立万里思,浩歌起舞舒心期。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年事依稀鬓复青,看书细字眼犹明。池边自种桃初熟,篱下曾枯竹再生。已觉貂蝉除世念,未妨龟鹤伴诗情。日供薪水门人职,准拟金丹点铁成。
  • 作者: 邓仁宪,朝代: 宋代
    明月杖头挂,啸歌沧海边,自闻狮子吼,尽吐野狐涎。酒兴如流水,诗词似直弦。岩花应未老,更上白云巅。
  • 作者: 刘黻,朝代: 宋代
    人生特寄耳,何往非萍蓬。世挟智反愚,予谓拙乃工。渊明有姱节,高迈疏与龚。大抵豪杰士,所见处略同。箪瓢非遂穷,轩冕岂真通。倘不达至理,冥雾将奚从。
  • 作者: 曹彦约,朝代: 宋代
    天不长春又入冬,可能含笑拒霜风。凌霄器宇随时见,茉莉生涯到处穷。但可怜花成后约,莫将豆蔻掩前功。人生且进蔷微露,滴滴金钱总是空。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鼓报黄昏禽影歇。单衣犹未试,觉寒怯。尘生锦瑟可曾阅。人去也,闲过好时节。对景复愁绝。东风吹不散,鬓边雪。些儿心事对谁说。眠不得,一枕杏花月。
  • 作者: 吴钢,朝代: 宋代
    坳径石齿牙,梅枝碍竹斜。旧封妃子墓,残觉王家里。亭砌旋风叶,岩流出洞花。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
  • 作者: 释显忠,朝代: 宋代

    南明山足势欲尽,正是新崖东胁隈。

    不知泉自那峰出,皆谓井因齐相开。

    甘滑堪预郦经载,渊渟疑俟桑苧来。

    神蛟往往此潜蛰,旱岁莫测生风雷。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下有岞崿擎,上有菁葱覆。

    松柏冬不凋,溪壑古尤秀。

    是处置书斋,素尚名诚副。

    而我于其间,五字亦促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