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四仙像原文 诗词名句

题四仙像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题四仙像原文

反虏鲸鲵世共雠,汉公勋业过伊周。
市门洒泪尘埃里,谁与朝廷植委裘?

诗词问答

问:题四仙像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题四仙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反虏

* 者,反叛者。《汉书·昭帝纪》:“度辽将军 明友 ,前以羌骑校尉将 羌 王侯君长以下击 益州 反虏……有功。”《后汉书·任光传》:“大司马 刘公 将 城头子路 、 力子都 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 宋 秦观 《李泌论》:“﹝ 安禄山 ﹞一旦举兵犯顺,天下之人以为反虏,切齿攘袂,惟恐其不灭。”

鲸鲵

(1).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唐 卢纶 《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

(2).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 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 雍正 、 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揽权,卖官鬻爵,荼毒等於鲸鯢。” 康有为 《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鲸鯢横波斜日曛,誓起义师救圣君。”

(3).借指海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海中盗艇猖獗,鲸鯢日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

(4).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鯢。” 唐 元稹 《王迪贬永州司马》:“﹝家属﹞适遭蜂蠆,并为鲸鯢。” 章炳麟 《讨满洲檄》:“ 汉 民无罪,尽为鲸鯢。”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伊周

商 伊尹 和 西周 周公旦 。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汉书·张陈王周传赞》:“ 周勃 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 吕 ,立 孝文 ,为 汉 伊 周 。” 颜师古 注:“处 伊尹 、 周公 之任。”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 李公 一清宫掖,德比 伊 周 ,再殄兇渠,功超 卫 霍 。” 宋 刘炎 《迩言》:“功盖天地,忠贯日月,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求之於古,其 伊 周 之亚与?” 明 许潮 《同甲会》:“坐掌台衡时已久,论功名堪并 伊 周 。” 清 李渔 《慎鸾交·造端》:“小生才凌 董贾 ,志并 伊 周 。虽生富贵之家,不染奢靡之习。”

市门

(1).市场的门。古代市场出入有门,按时启闭。《韩非子·内储说上》:“因召市吏而誚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魏书·食货志》:“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於市门。” 宋 欧阳修 《夷陵县至喜堂记》:“ 朱公 治是州……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市门一駔侩,明日可以拖青紆紫矣。”

(2). * 的代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之,不得不谓之邪色。”参见“ 倚市门 ”。

(3).星名。《星经》卷下:“市楼六星在市门中。”

洒泪

挥泪;落泪

二人洒泪而别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委裘

(1).《吕氏春秋·察贤》:“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故曰 尧 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 陈奇猷 校释:“谓 尧 之时,天下无事, 尧 之仪表,乃委曲其衣裘,消閒自得。古者长衣,有事则振衣而起,无事则委曲衣裘而坐也。”后以“委裘”指君主任贤举能。《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物色关下,委裘 河 上。” 李善 注引 晏子 曰:“治天下若委裘,用贤,委裘之实。 桓公 听 管仲 ,而 赵襄子 信 王登 ,此之谓委裘。”《隋书·元孝矩传》:“恭膺宝命,实赖元功,方欲委裘,寄以分 陕 ,何容便请高蹈,独为君子者乎!”参见“ 委衣 ”。

(2).旧谓帝位虚设,唯置故君遗衣于座而受朝。《汉书·贾谊传》:“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 王先谦 补注:“‘遗腹’与‘赤子’对文,植遗腹,故但朝先帝裘衣。”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挟 仲谋 之雄气,朝委裘而作辅。”《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臣 光 曰﹞ 程元振 、 鱼朝恩 相继用事,窃弄刑赏,壅蔽聪明,视天子如委裘,陵宰相如奴虏。” 章炳麟 《訄书·杂志》:“ 元帝 贵由 没而委裘三年,未有压纽之主。”自注:“ 定宗 崩后,议所立未决,当是时,已三岁无君。”

(3).指幼君在位。因幼君不胜礼服,坐朝则委裘于地,故称。《晋书·穆帝哀帝废帝纪论》:“ 孝宗 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无事,十有餘年……赞曰:委裘称化,大孝为宗。遵彼圣善,成兹允恭。”《晋书·后妃传论》:“而 明穆 、 康献 ,仍世临朝,时属委裘,躬行负扆。”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