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萍乡县丞求颂原文 诗词名句

萍乡县丞求颂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萍乡县丞求颂原文

杜门终日不通书,得意忘言总不拘。
举向世间人不会,妄谈生死事区区。
信香不昧和光爇,祸福皆心岂有殊。
心本全真含万有,只缘六处起诸愚。
眼耳舌鼻身意静,个中何物碍明珠。
照天照地元不坏,非心贪妄命须臾。
天命五旬当见觉,从其耳顺纵心如。
老人百出光无变,休将庚申叩文殊。
了道即心含法界,心无应物合菩提。
但劝诸人心莫怕,岂劳心上外求诸。
为君一念真空体,肯信无心道不虚。

诗词问答

问:萍乡县丞求颂的作者是谁?答:释印肃
问:萍乡县丞求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印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印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杜门

闭门

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而又剪发杜门。——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通书

历书

得意忘言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 上林苑 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不拘

不论,不管

不拘什么任务,只要对人民有益的,我都愿意接受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不会

(1).不领会;不知道。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臣若苟务文章,广徵经典,非唯将吏不会,亦恐 弘正 未详。”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门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 毛 *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

(3).谓不以时朝见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责 尉迟恭 以 汉高 故事,或如 汉文 之责 吴 不会而赐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妄谈

犹妄言,胡说。《后汉书·窦融传》:“多能採取虚伪,夸诞妄谈,令忠孝失望,传言乖实。”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明 李贽 《复邓鼎石书》:“若曰:‘救荒无奇策’,此则俗儒之妄谈,何可听哉!” 沉钧儒 《<申屠氏>序言》:“电影艺术,余絶无研究,不敢妄谈。”

死事

(1) 指为国事而死

饬死事

(2) 也指为国事而死的人

赏死事,恤孤寡。——《补记月令》

向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得乎?…问死者之寡,其饩廪何如?——《管子·问》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信香

我国佛教等宗教谓香为信心之使,虔敬烧香,神佛即知其愿望,因称信香。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行香唱导》:“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炉,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次日, 孔明 备信香、礼物,引 王平 及众哑军,连夜望山神所言去处,迤邐而进。”《水浒传》第四回:“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禪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

不昧

(1).不忘。《逸周书·王会》:“佩之令之不昧。” 孔晁 注:“不昧,不忘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慼。”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尚其不昧,服此茂恩。”

(2).不晦暗,明亮。《老子》:“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3).不损坏;不湮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玄阴凝,不昧其洁。” 唐 杜甫 《迴棹》诗:“吾家碑不昧, 王氏 井依然。”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感谢上帝,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已予我以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

和光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分则列照於三无,聚则和光於六合。”

(3).柔和的光辉。 宋 苏轼 《妒佳月》诗:“浩瀚玻璃琖,和光入胸臆。”

祸福

(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 * 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心本

犹本心。《汉书·游侠传·郭解》:“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於心本发於睚眦如故云。” 颜师古 注:“心本,犹言本心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臣闻惟 颜回 能不贰过。彼圣贤之过,但思虑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 仲言 之恶,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

全真

(1).保全天性。《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旧唐书·高祖纪》:“且 老氏 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玄门,驱驰世务,尤乖宗旨。”

(2).即全真教。 明 唐顺之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之一:“几年枯寂学全真,一握兵机运鬼神。”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从前的全真道士,总多少还有点道德,至多不过是背着人偷偷地煨点肉吃罢了。”

(3).指出家的道士。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油鑊虽热,全真不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西游记》第三七回:“忽然 钟南山 来了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真人 登州 栖霞 人,名 处机 ,号 长春子 ,年十九,为全真。”

万有

犹万物。《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初胚胎,万有权舆。”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照烛三才,暉丽万有。” 明 徐渭 《坐卧房记》:“而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观万有,通昼夜,一梦觉而无不知。” 冰心 《春水》诗:“万有都在睡梦中呵!除却零零的露珠谁是伴侣呢?”

只缘

只因为。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只缘 汲黯 好直言,遂使 安仁 却为掾。”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缘身作延年药,一服曾经送主终。”

身意

(1).自身的意愿、志向。《列子·杨朱》:“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文选·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但营身意遂,岂校耳目前。” 吕向 注:“校,见也。言但行我身意,得成己志,岂见目前荣望。”

(2).指身与心。 唐 元结 《思太古》诗:“所欢同鸟兽,身意復何拘。”

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非心

邪心。《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 传:“言侍左右之臣,弹正过误,检其非妄之心,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所以格非心,缉敬胜也。”

贪妄

需求无厌和无知妄作。 清 袁枚 《新齐谐·谢经历》:“甥又作书与舅,復请再调, 谢 憎其贪妄,不答。”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

乐夫天命复奚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虽曰天命。——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2) 自然的规律、法则

(3) 人的自然寿命;天年

耳顺

(1) 指人到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

年近耳顺

(2) 顺耳

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耳顺

纵心

纵任心意。 汉 张衡 《归田赋》:“苟纵心於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当年詎有几,纵心復何疑。”《百喻经·驼瓮俱失喻》:“既犯禁已,捨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造。”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他则待恣意贪饕,纵心 *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王道衰,政教失,强凌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百出

犹言层出不穷。《新唐书·艺文志一》:“歷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其宅若《曹成王》、《南海神庙》、《徐偃王庙》等碑,奇怪百出,何此老之多变化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嫗阴谋百出,以妖妄歛财。”如:丑态百出;错误百出。

文殊

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 大日如来 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 释迦牟尼佛 的左胁侍,与司“理”的 普贤菩萨 相对。 中国 传其说法道场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晋 殷晋安 《文殊象赞》:“ 文殊 渊睿,式昭厥声。”《四游记·唐三藏被难得救》:“愿佛慈悲,早见 文殊 金身,赐我真经,留传东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相传山上徧地皆黄金, 观音 、 文殊 犹生。”

了道

犹得道,悟道。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且教他酒色财气里过,方可度脱他成仙了道。”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我教你人人成仙,个个了道。”《镜花缘》第四十回:“我看 唐 兄此番来至海外,名虽游玩,其实并不为此,大约久有修行了道之意。”

法界

佛教语。梵语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华严经·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实亦无所入。” 宋 范成大 《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夫此圆成实自性云者,或称真如,或称法界,或称涅槃。”

应物

(1).顺应事物。《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 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 欧阳修 《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犹言待人接物。《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循吏传·刘旷》:“ 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诸人

(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劳心

(1) 动脑筋

(2) 费心思,忧心

劳心苦思

外求

求之于外。《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 南朝 梁 沉约 《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 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宋 陆游 《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一念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真空

(1)

(2) 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空间

真空封装罐

(3) 指没有气体或气体极少的空间

(4) 借指不存在某种事物的领域

军事力量真空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煜,朝代: 唐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初中古诗婉约写景孤独思念抒情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作者: 张栻,朝代: 宋代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邀予为着语,会意讵可忘。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 作者: 蔡肇,朝代: 宋代
    绛节飘飘下紫清,更参隐诀制颓龄。若逢方丈庞眉叟,来爱囊中赤甲经。
  • 作者: 王崇简,朝代: 明代

    秋老郊原,黄芦小艇,清江万树丹枫。

    山穷水尽,一望白云空。

    夕照明霞点点,飞无影、几阵征鸿。

    炊烟接,沉沉古径,远寺出疏钟。

    朦胧凝望处,野塘凄寂,粉淡芙蓉。

    听蓼花滩畔,叫彻寒蛩。

    又是黄昏将近,人家里、夜阁灯红。

    征衫薄,长亭短驿,客路卷西风。

  • 作者: 王崇庆,朝代: 明代

    欲上河阳郡,先来洞府游。

    白云满天地,红叶不知秋。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天开黄道日华明,细细南薰下太清。宫殿云扶龙虎气,楼台风转管弦声。
  • 作者: 李龙高,朝代: 宋代
    朝暮相催鬓易星,酸风无奈送悲声。丁宁莫过黄芦塞,月落霜寒客半醒。
  • 作者: 李坚(贞夫),朝代: 明代

    一泓菡萏亭亭立,旧日红妆今变白。

    化工特地巧为容,莫道丹青描不得。

  • 作者: 叶梦得,朝代: 宋代
    翻翻翠叶梧桐老。雨后凉生早。葛巾藜杖正关情。莫遣繁蝉、容易作秋声。遥空不尽青天去。一抹残霞暮。病馀无力厌跻攀。为寄曲阑幽意、到西山。
  • 作者: 喻良能,朝代: 宋代
    春阴不断怒鸠声,日日溪云带雨行。试挂西窗看霁色,一川烟草画难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