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 案原文 诗词名句

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 案此

作者: 张可久朝代: 元代

原文

灵鳅何物,天外吐层阴。
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
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劈仙岛,掀地轴,冯夷宅,无鼋鼍窟,渺难寻。
十里红楼图画,展西风、快哉登临。
□□□□□,□□□□□。
好客披襟。
发萧森。
符金虎。
袍银鼠。
携玉尘。
盍瑶簪。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
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
爱渔舟荡雪,击楫起吴音。
月上秋林。

诗词问答

问:《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 案此》的作者是谁?答:张可久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可久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可久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层阴

(1).指密布的浓云。 唐 李商隐 《写意》诗:“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宋 文同 《欲雪》诗:“山城蔽层阴,晚照空外灭。”

(2).喻幽深。 元 袁桷 《城南亭》诗:“似闻城南亭,层阴絶尘闤。”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浙江

(1).水名。即 钱塘江 。《庄子》作 制河 ,《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 浙江 ,《汉书·地理志》、《水经》作 渐江水 。古人所谓 浙 渐 ,实指一水。参阅 王国维 《浙江考》。

(2).省名。简称 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

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雷车

亦作“靁车”。1.雷神的车子。《庄子·达生》:“其(委蛇)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永和 中, 义兴 人姓 周 ……向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 阿香 声,女应诺。寻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行,云:‘今有事当去。’夜遂大雷雨。”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四折:“一个似摔碎雷车霹靂鬼,一个似擘开 华岳 巨灵神。”

(2).雷声。 宋 陆游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诗:“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喻轰鸣的涛声。 明 袁宏道 《过黄河》诗:“靁车争砰鍧,雪屋互排盪。”

霹雳

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仙岛

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海岛。 宋 无名氏 《贺新郎》词:“星郎年少,同共入 蓬莱 仙岛。” 宋 无名氏 《鹊桥仙·夫妻寿》词:“欢欢喜喜八千春,更何处 蓬莱 仙岛。”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冯夷

(1).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即 河伯 。泛指水神。《庄子·大宗师》:“ 冯夷 得之,以游大川。” 成玄英 疏:“姓 冯 名 夷 , 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 黄河 也。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 ,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坎德昔滂沱, 冯夷 胡不仁,激潏陵隄防,东郡多悲辛。” 清 黄遵宪 《由上海至长崎》诗:“ 冯夷 歌舞山灵喜,一路传呼万岁声。”一说,为 河伯 之妻。见《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张守节 正义引《龙鱼河图》。

(2).上古诸侯名。《竹书纪年·帝芬十六年》:“ 洛伯 用与 、 河伯 冯夷 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上》:“ 洛伯 、 河伯 ,皆国名也; 用与 、 冯夷 ,诸侯名也。”

鼋鼍

大鳖和猪婆龙。《国语·晋语九》:“黿鼉鱼鳖,莫不能化。”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扣栏出黿鼉,幽姿可时睹。” 清 孙枝蔚 《金山》诗之一:“僧老黿鼉大,鐘残鼓角哀。”

十里红楼

指富贵人家聚居之所。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儒衣才换青,快着归鞭,早办回程。十里红楼,休重娶娉婷。”

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好客

社交上或商业上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披襟

(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 ,披襟得 郑侨 。”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金虎

(1).指西面方向。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 太白 ,有兽 * 。”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 夔公 峥嶸,金虎之精。”

(2).西方七宿的通称。《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 望舒 离金虎, 屏翳 吐重阴。” 李善 注:“《汉书》曰:西方,金也……然西方七星,毕昴之属,俱 * 也。” 刘良 注:“毕星,西方宿,故云金虎也。”

(3).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耀,金虎习质。” 李善 注:“《石氏星经》曰:昴者,西方 * 之宿也。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也。” 唐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诗:“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4).指太阳。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5).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文选·张衡<东京赋>》:“始於宫邻,卒於金虎。” 李善 注:“ 应劭 《汉官仪》曰: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隣金虎。宫隣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隣,贪求之德坚若金,谗谤之言恶若虎也。”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清 钱谦益 《癸未元日》诗:“禁城云护铜龙晓,阁道风迴金虎清。”

(6).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 唐 韩湘 《言志》诗:“寳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宋 米芾 《书史》:“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7).指虎。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吴门怀古》曲:“山藏金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一本作“ * ”。

(8).见“金虎臺。”

(9).见“ 金虎符 ”。

银鼠

哺乳动物,鼬科中最小的一种。尾短,夏季背部棕色,腹部白色,冬季全身纯白色。捕食小鸟、小兽、昆虫等。毛皮珍贵。产在我国 东北 一带。亦指银鼠皮。 元 张翥 《送郑教授》诗之一:“白马紫驼酒,青貂银鼠衣。”《元史·舆服志一》:“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红楼梦》第四九回:“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肷褶子。”

玉尘

(1).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渊鉴类函·道部·仙二》引 汉 刘向 《列仙传》:“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綺里 丹法:先飞取五石玉尘,合以丹砂汞,内大铜器中煮之。百日五色,服之不死。”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

(2).喻雪。 唐 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漠漠復雰雰,东风散玉尘。”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二:“定知謫堕不容久,万斛玉尘来聘归。”《群音类选·断发记·淑英走雪》:“我只见洒玉尘,滚银沙,满空鸞鹤,顷刻里青山已老。”

(3).喻花瓣。 唐 张籍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之一:“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亦见稀。” 宋 向子諲 《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词:“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

(4).指茶叶粉末。 唐 白居易 《游宝称寺》诗:“酒嬾倾金液,茶新碾玉尘。” 宋 陆游 《烹茶》诗:“兎甌试玉尘,香色两超胜。”

(5).喻小水珠。 宋 杨万里 《观荷上雨》诗:“细雨霑荷散玉尘,聚成颗颗小珠新。”

瑶簪

(1).玉簪。 唐 杜牧 《黄州准赦祭百神文》:“瑶簪绣裾,千万侍女。酬以觥斝,助之歌舞。” 元 王沂 《古宫人怨》诗:“粧成陪玉輦,舞罢坠瑶簪。” 清 汤春生 《夏闰晚景琐说》:“入傍妆臺,对芙蓉镜,卸鬢边双凤,重綰云髻,插瑶簪,堆茉莉。”

(2).借指美女。 明 张凤翼 《灌园记·法章闻变》:“想往日凤楼鹤禁,列两行寳珥瑶簪。”

(3).比喻高而尖的山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 桂 之千峯,皆帝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一本作“ 瑶篸 ”。

踏浪

踩踏波浪;浮跃水面。多形容游水技术高超。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 曲江 昆明 洗刷牵,四蹄踏浪头枿天。”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市井弄水者 憎儿 、 留住 等凡百餘人,皆手持十幅綵旗,踏浪争雄,直至 海门 迎潮。”《续小五义》第一一○回:“﹝ 蒋平 等﹞五位分波踏浪,踩水直奔正西。”

旗尾

旗帜的尾端。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旗尾交龙会,楼头燕雀驯。” 唐 刘禹锡 《飞鸢操》:“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浮沉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胥魂

传说 伍子胥 为 夫差 所杀,尸投 浙江 ,成为英魂。后用为典。 元 乔吉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曲:“千古恩讎,浪捲 胥 魂,山锁 吴 愁。”

海若

传说中的海神。《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王逸 注:“ 海若 ,海神名也。” 洪兴祖 补注:“ 海若 , 庄子 所称 北海若 也。”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宋 王安石 《谢知江宁府第二表》:“秋水方至,因知 海若 之难穷。”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下》:“ 海若 者,右倪之龟也,以为瀛之神。”

隐约

(1).困厄;俭约。《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陈鼓应 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后汉书·赵典传》:“ 典 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 李贤 注:“隐,静也。约,俭也。”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2).谓义深而言简。《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马贞 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 张守节 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 迁 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 宋 欧阳修 《谢氏诗序》:“ 希孟 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

(3).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 唐 韩愈 《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 潼关 。” 洪深 《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数点

指着事物数

妈妈在数点刚买来的梨子

飞花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波心

水中央。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一塔屹於波心。”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也许是一片白云偶尔投影在大海的波心。”

渔舟

渔船

击楫

亦作“ 击檝 ”。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 清 顾炎武 《京口即事》诗之一:“ 祖生 多意气,击楫飞中流。” 清 徐釚 《晚发京口》诗:“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参见“ 击楫中流 ”。

吴音

指吴语,吴方言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上秋

孟秋。指农历七月。《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 注:“上秋,谓七月。”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杨无咎,朝代: 宋代
    恼乱东君,满目千花百卉。偏怜处、爱他秾李。莹然风骨,占十分春意。休漫说、唐昌观中玉蕊。妒雪凝霜,凌红掩翠。看不足、可人情味。会须移种,向曲栏幽砌。愁绿叶成阴,道傍人指。
  • 作者: 张靖,朝代: 宋代

    保塞昔年尝闭垒,甘陵今岁又劳师。

    将军镇蜀功多少,不见干戈出虎皮。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春随落絮去堂堂,白发相看作许长。人物如公犹未节,诸生何敢薄淮阳。
  • 作者: 张咏,朝代: 宋代
    轻柔多称地多宜,才种纤桃又引枝。不及垂阴向黎庶,春风一路送亡隋。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是则龙女顿成佛,一颗明珠非外物。南方无垢息光□,亲见灵山分皂白。
  • 作者: 许棠,朝代: 唐代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 作者: 释慧远,朝代: 宋代
    三回访道投子,九度亲到洞山。末后归初非句,从都盖地盖天。三个木球开鬼眼,无端羁锁落人间。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君来逾半月,未果一尊同。湖水寒应碧,山梨雨自红。何时过北牖,今日转西风。相去无他地,孤城杖屨中。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去此定有期,逝将泛扁舟。千里须聚粮,尚复少迟留。虽有隶囚籍,聊喜脱遐陬。问我行何之,岱宗古东州。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西窗两芭蕉,谁见春萌抽。园梅粲已发,门掩懒重游。今晨一长叹,离思浩难收。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