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节后万寿山六韵原文 诗词名句

节后万寿山六韵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节后万寿山六韵原文

御苑甫收灯,名山暇可凭。

候缘立春晚,气尚峭寒凝。

初月政犹简,稚韶吟适仍。

峰阴欣积雪,湖面未融冰。

酝酿理宜悟,冶姚景会乘。

拈须黑兼白,明岁八旬登。

诗词问答

问:节后万寿山六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节后万寿山六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节后万寿山六韵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

2. 初九日立春

参考注释

御苑

皇帝、君主的花园

收灯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3、4或5日。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气尚

(1).风尚,气节。《魏书·成淹传》:“ 淹 好文学,有气尚。”《北史·甄琛传》:“ 纂 颇涉经史,雅有气尚,交结胜流。”

(2).指气度。

峭寒

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宋 徐积 《杨柳枝》诗:“清明前后峭寒时,好把香绵闲抖擞。”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帘幕风柔,庭幃昼永,朝来峭寒轻透。” 清 陈维崧 《琐窗梦·本意闺情》词:“峭寒陡觉秋夜丙。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七:“乡镇的上空停着一层牛乳色的云,云底下吹动着峭寒的风。”

初月

(1).新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綺垂新风。”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

(2).指正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王羲之 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酝酿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解决办法正在酝酿中

明岁

(1).预示年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新虹明岁,高月照秋。”

(2).明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明岁的蚕时我想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吕陶,朝代: 宋代

    衡阳古胜郡,齐民颇淳质。

    富饶几维扬,朴静类高密。

    易将诚心感,难以威势屈。

    水宿亦安枕,岩扉不施荜。

    太平得良守,条教尽归一。

    人方乐简治,自为宜老佚。

    穷通有定数,舒卷犹古帙。

    深思已诣理,达观岂言物。

    屡尝登宾阶,每许脱朝绂。

    共谈海鹏志,不道塞马失。

    金声发锵锵,宝肆容瑟瑟。

    遂回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赓咏酬真乐,聊以歌化日。

    珷玞难重陈,黄玉似蒸栗。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响钵成诗拙,临池下笔难。

    因思行鲜逮,堪以静而观。

    味道窗移鸟,忘言篆袅兰。

    碧霄如洗净,吾意共高宽。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朝日未出海,杖藜适松门。老树暗绝壁,萧条闻哀猿。迤逦转谷口,悠悠见前村。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数辰竞一墟,邸店如云屯。或携布与楮,或驱鸡与豚。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老翁主贸易,俯仰众所尊。区区较寻尺,一一手自翻。得无筋力疲,两鬓埋霜根。吾乡东南会,百货常源源。金镮衣短后,群奴列昆崙。通衢旅犀象,颠倒同篱藩。鲛绡与翡翠,触目亦已繁。少壮供所役,耆年卧高轩。翁今处穷独,未易听我言。且当具盐米,归家饭儿孙。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云淡碧天如水。
  • 作者: 翁森,朝代: 宋代
    散策松边寺,无心任去留。山昏云欲暝,地迥月涵秋。细响鸟惊树,孤吟僧倚楼。重阳明日是,又作十天游。
  • 作者: 沈守正,朝代: 明代

    应接知无暇,山山似送迎。

    奇惊瀑布布,霞想赤城城。

    鸟路缘箐度,痴童舍骑行。

    杳然俱太古,略有午鸡声。

  • 作者: 蔡戡,朝代: 宋代
    久留瘴岭苦思归,安得身如越鸟飞。老去宦情真是薄,年来乐事觉全稀。衰颜得酒还如少,病骨添衣却似肥。只为莼鲈动归思,非关勇退早知几。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辞家暑雨溅红蕖,转首荞花已雪如。岁月只随流水逝,笑谈陡与故人疎。简书我正罢长道,归棹君行指旧居。他日霜风吹梦破,空从旅雁觅来书。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太簇为徽]于赫九宫,天神之贵。煌煌彪列,下土是莅。幽赞高穹,阴骘万类。肃若旧典,有严祗事。
  • 作者: 李寄,朝代: 明代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

    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

    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

    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