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劝农有感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劝农有感三首

作者: 高斯得朝代: 宋代

劝农有感三首原文

井卦分明说劳农,周人田制寓其中。
但令此念纯无已,可使吾民养不穷。
数豆荒餐延野老,一篇腐语诲村童。
尔忱不属知何补,谩道天公靳屡丰。

诗词问答

问:劝农有感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高斯得
问:劝农有感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高斯得的名句有哪些?答:高斯得名句大全

高斯得劝农有感三首书法欣赏

高斯得劝农有感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劝农有感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劳农

(1).指工人和农民。 李大钊 《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虽然也有不少糊涂颟顸的蠢气,却不害其为世界第一新国--劳农的国家。”

(2).单指农民。 李大钊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应该投身到山林里村落里去,在那绿野烟雨中,一锄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劳农的伴侣。”

劝勉农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汉书·元帝纪》:“劳农劝民,无使后时。”按,《礼记·月令》:孟夏劳农,以劝耕作;孟冬劳农,以示休息。后来封建王朝多于仲春行之。参阅 宋 王应麟 《玉海》卷七六。

田制

关于农田的制度。《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 唐 贾公彦 疏:“乡之田制与遂同,故知旌节是乡遂大夫所授也。”《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以膏沃而无水旱之患者为上品,虽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上田人授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课。”《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在 新疆 * 尔自治区 发现的 吐蕃 文中,有一则关于田制的记载。”

其中

那里面;那中间

乐在其中

无已

(1) 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2) 不得已

不穷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一篇

(1).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墨子·明鬼下》:“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 世子 作养书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学士代书》诗:“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金 元好问 《遣兴》诗:“一篇诗遣兴,三醆酒扶头。”

(2).全篇。 晋 陆机 《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语类》卷八四:“此是一篇纲领。”

腐语

陈腐之言;老调。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人物》:“国朝以制义取士,士即长於制义,亦卑卑腐语耳。”《明史·田一俊传》:“若所言, 宋 人腐语, 赵氏 所以不竞也。”

村童

(1).乡村儿童。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 王维 《宿郑州》诗:“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水浒传》第五回:“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王荆公 ﹞平生最得意句云:‘青山捫虱坐,黄鸟挟书眠。’余以为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是村童逃学。”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

(2).指粗俗的年轻人。《水浒传》第六回:“村童量酒,想非涤器之 相如 ;丑妇当壚,不是当时之 卓氏 。”

不属

(1).不及。《书·盘庚中》:“尔忱不属,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传:“汝忠诚不属逮古。” 孔颖达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诚不能属逮於古贤。”

(2).不连接。《韩非子·说疑》:“要领不属,手足异处。”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緜世浸远,光灵不属。”

(3).不专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属,遂驱之出阁。”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十二花神》:“若见俗客,輒为攒眉,囁嚅不能吐一词,盖外虽应酬而意不属也。” 茅盾 《大泽乡》:“心神不属地看着的两位军官,猛觉得有些异样的味儿兜上心窝来了。”

(1).不依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

(2).不隶属。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圣朝无外,普天下那一处不属我大 唐 的?”

谩道

休说;别说。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六:“文章谩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喫鱼。” 宋 晏殊 《破阵子》词:“谩道秦筝有剩絃,何曾为细传?”《再生缘》第六回:“谩道圣明天子怒,况兼是,老师怎样嫁门生?”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汪绎,朝代: 清代

    五年心事共谁论,惜别胥江日色昏。

    水底须眉终有相,雪中指爪已无痕。

    秋风鲈脍江南味,春雨梅花处士魂。

    毕竟家山贫亦好,知君亦厌孟尝门。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非缘耽寂寞,多病称萧閒。

    春换枝头色,年催愁里颜。

    好眠身习懒,异俗户常关。

    赖有嘤嘤鸟,长林日往还。

  • 作者: 姚合,朝代: 唐代
    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一片黑云何处起,皂罗笼却水精球。
  • 作者: 罗隐,朝代: 唐代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苎衫轻称沈郎。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杯倾别岸应须醉,花傍征车渐欲芳。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 作者: 王炎,朝代: 宋代
    东府才登用,南园即退藏。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臧孙宜有后,世出甲科郎。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民间斗米两三钱,万里耕桑罢戍边。常使屏风写无逸,应无烽火照甘泉。
  • 作者: 晁公溯,朝代: 宋代
    举扇谢风伯,排闼有清音。不可遣尘污,但当开我襟。
  • 作者: 朱敦儒,朝代: 宋代
    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 作者: 裴谞,朝代: 唐代
    这畔似那畔,那畔似这畔。我也不辞与你判,笑杀门前著靴汉。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诚有新波满浍沟,灌田真觉是良谋。

    颇虞预饰吾经览,可得平时似此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