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二月四日还宫斋戒过御河桥即景得句原文 诗词名句

二月四日还宫斋戒过御河桥即景得句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将临吉戊举春祈,迁坐彤庭慎敕几。

讵谓青郊增景象,都缘瑞雪屡零霏。

虽迟举趾殷农切,每以斋心识道微。

北寺南台纵多胜,敢遑嬉赏式遄归。

诗词问答

问:《二月四日还宫斋戒过御河桥即景得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四

参考注释

迁坐

(1).改换平时起居的场所。《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朱熹 集注:“迁坐,易常处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斋不茹荤必变食》:“祭祀之斋居必迁坐,必变服,必变食。”

(2).移动坐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既至馆中,气尚未平,独坐屏处。时秋阳方烈,为日所射,久不迁坐。”

彤庭

亦作“ 彤廷 ”。1. 汉 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2).泛指皇宫。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廷缀两班。” 清 赵翼 《木兰较猎》诗:“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

青郊

指春天的郊野。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结軫青郊路,迴瞰苍江流。” 唐 陈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青郊树密,翠渚萍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吐虹丝於碧落,乃敢因月成阑;翻柳浪於青郊,谬説为花寄信。”

景象

(1) 情景;气象

从取景窗看到的景象

(2) 迹象;征兆

瑞雪

应时的好雪

瑞雪兆丰年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水浒传》

举趾

(1).举足;抬脚。《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朱熹 集传:“举趾,举足而耕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 卫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曷不一举趾,纵望渊与岑。”

(2).指举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脣为天下之所传。”

心识

(1).心志。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然斯数子,皆以投命之祸,临不测之机,表露心识,犹以安全;况乎君子无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

(2).才智。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孤虽庸薄不及通贤,犹曰生民寧无心识。”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饮,不殊於羽族,取类於毛群,亦何贵於人灵,何用於心识?”

(3).心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有沙门 宝公 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覩三世。”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数日,復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

(4).神志。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闻命震骇,心识颠倒。非其所任,为愧为恐。经涉旬月,不敢措手。”

(5).意识。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的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6).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輟阴阳於形有,传变化於心识。”

北寺

(1).监狱名。《后汉书·陈敬王刘羡传》:“﹝ 灵帝 ﹞詔槛车传送 愔 、 迁 诣北寺詔狱。”《南史·王融传》:“ 融 被收,朋友部曲,参问北寺,相继於道。” 清 吴伟业 《后东皋草堂歌》诗:“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参见“ 北寺狱 ”。

(2).大理寺的别称。 唐 苏颋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北寺邻玄闕,南城写翠微。”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非有君子瑚璉之材,通儒青紫之秀,已得评刑北寺,执宪南臺。鷞鳩之政无闻,驄马之荣已极。”

(3).指寺院位置在北者。 宋 苏轼 《仙游潭》诗自注:“潭上有寺二。一在潭北,循 黑水 而上,为东路,至南寺。渡 黑水 西里餘,从马北山,为西路,至北寺。”

(4).寺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旧城北部。旧名 报恩寺 。寺内有 北寺塔 为游览名胜。

南台

(1). 十六国 夏 主 赫连勃勃 取 长安 后,称 长安 曰 南台 。《晋书·地理志上》:“ 勃勃 僭号於 统万 ,是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刘义真 於 长安 ,遣子 璝 镇焉。号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云贲,朝代: 宋代
    团圞擘不破,潇洒觑不见。唤作 * 眼,入地狱如箭。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富贵不可期,贫贱未易骄。山人乃尔昧,过眼风烟飘。鹪鹩一枝足,不知有层霄。我知古之人,千载俱寥寥。寒栖访精舍,野绿摇轻{左舟右召}。一屏直耸耸,万里直荛荛。至今空堂云,巾屦遗高标。笛声横者谁,有些不可招。却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瑶。尚怜沈乐阳,燕雀空喧嚣。
  • 作者: 文天祥,朝代: 宋代
    飘蓬一叶落天涯,潮溅青纱日未斜。好事官人无勾当,呼童上岸买青虾。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老砚生苔尔许时,谁怜官事落儿痴。江湖十载春无据,天地一舟归有期。客有相从蜗壳语,诗来云受鹤山知。皮毛剥落惟真实,那用诸公绝妙辞。
  • 作者: 李新,朝代: 宋代
    烟老豀花几堕红,高阳闾巷接吴宫。禁墙钟断翻新雨,剑岭云寒想去鸿。汴水波声天地远,上林春色古今同。行观勋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敌帐空。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日渐长,春尚早。墙头半露红萼枝,池岸新铺绿芽草。蹋草攀枝仰头叹,何人知此春怀抱。年颜盛壮名未成,官职欲高身已老。万茎白发直堪恨,一片绯衫何足道。赖得君来劝一杯,愁开闷破心头好。
  • 作者: 释心月,朝代: 宋代
    九十日安居,二千年圣制。念念三世十方,步步十方三世。何如闹市里保寿面目全露,肉案头盘山自心密契。使府近有指挥,不许攀条援例。
  • 作者: 钱起,朝代: 唐代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不及川凫长比翼,随波双泛复双归。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住。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颈和鸣长在想。何时白雾卷青天,接影追飞太液前。
  • 作者: 释法薰,朝代: 宋代
    石上栽田世所稀,老农闻说也攒眉。有人下得泥犁种,别甑炊香供养伊。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曾恨固无遗,谢兴亦不浅。人言介庵介,我谓远斋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