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原文 诗词名句

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原文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诗词问答

问:《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辛弃疾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书法作品欣赏
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危机

(1)

(2) 指产生危险的祸根

(3) 指严重困难的关头

设醴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 颜师古 注:“醴,甘酒也。”后以“设醴”指礼遇贤士。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君侯设醴以前席,里巷拜尘而如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郑时中得官》:“ 秦 亦悦其辩,设醴有加。”

抽身

脱身离开;解脱干系

这时候想抽身,晚了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弃官

谓自动解职去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典史再举乡试》:“﹝ 曹文忠 ﹞为 山西 代州 教职,负才不屑卑冗,欲弃官再就试,为吏部驳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朱晦翁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遂弃官不做,隐居本处 武夷山 中。”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县令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佚老

(1).遁世隐居的老人。 宋 苏轼 《郭熙画秋山平远》诗:“ 伊川 佚老鬢如霜,卧看《秋山》思 洛阳 。”

(2).使老年或老人安乐。 宋 周必大 《次杨廷秀》诗:“为问龙楼并凤阁,何如佚老及 平原 ?”《宋史·礼志十三》:“﹝ 绍兴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号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图,勉受嘉名,但增感慰。’”《宋史·职官志十》:“大抵祠馆之设,均为佚老优贤,而有内外之别。”

饮酒

(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吟诗

(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人口

(1)

(2) 人民或居民总数

(3) 人

休休

悠闲的样子

休休有容。——清· 张廷玉《明史》

诗文赏析


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性质。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 ,祝人新婚 ,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然而,写词来训儿子,我们还是头一回见。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项“纪录”罢?
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 ),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铭二先生说 )。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 ,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 ,张口便道 :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 ?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 ”的那一天又能怎样?
“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 ,其实字字都有来历。“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 》:“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须富贵何时”出自《 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 、太尉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
他贪婪奢侈,多聚珍宝美女,大建府第宅院。然而显赫的富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相反,由于时时担心遭到杀身之祸,连觉也睡不安稳,竟至一月中有十几夜做恶梦惊起跳踉 ,如与人厮打。他曾叹息说:“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后来果然为刘裕所杀。词人袭用其语,可见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有感触 。那么,怎样才是远祸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么呢?
只有急流勇退,及时辞官归隐。于是,下文便拈出一个正面典型来和诸葛长民作对比。《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封楚王,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为中大夫,十分恭敬礼遇。穆生不喜欢喝酒,刘交开宴时,特地为他“设醴 ”(摆上度数不高的米汁甜酒 )。后来刘交的孙子刘戊为王,有一次忘了为穆生设醴 ,穆生退而言曰:我该走了 。醴酒不设,说明王爷已开始怠慢 ,再不走,就将获罪遭殃。穆生称病去职后,刘戊日渐淫暴,白生、申公劝谏无效,反被罚作苦役,真个应验了穆生的预言。“暂忘”句即咏此事。因说穆生,所以,又带出另一位先哲来,那就是在任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揣测词人的作意,请陶渊明到场本是为了应付格律。——此处例须对仗,故不能让“穆先生”落单 ,一定得给他找位“傧相 ;但“陶县令”弃官的动因与“穆先生”又不尽相同,他的拂衣而去,还包含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成分,于是,他的出场就给词意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其作用又不仅仅是给“穆先生”当陪衬了。总而言之,词人将这两位高士悬为自己的师范,用意十分明显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朝廷对我既然不太信任,那么再干下去恐怕就会有祸患那又有什么“富贵”可言呢?更何况,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博取“富贵 ”,代价也未免太大。这“富贵”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要归隐了。
下阕头四句 ,谈自己辞官后的打算 :辟一处花园 ,建一座亭阁 ,闲下来作甚?喝老酒。喝醉了作甚?写诗词。优哉游哉,岂不快哉!陶然欣然,何其超然 !“闲饮酒醉,吟诗”为短句流水对,只寥寥六字,两组连续性的动态画面,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情趣。然而还不可忽过“佚老”、“亦好”二辞。
其一“老 ”、“好”相叶 ,是辅韵,与“时”、“机”、“归”、“师”、“诗”、“匙”、“非”等主韵共同构成本调的平仄韵错叶格,有声情摇曳之美,其二,四字俱有典故 ,“佚老”见《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盖谓人生碌碌,只有老来才得安逸(“佚”,同“逸”)。“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即今俗话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词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园、亭,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但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已曲曲传出,韵味更有深长之妙。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其奈“犬子 ”不“安”何?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 。于是又折且词笔来训子:千年田换八百主!——多置田产,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一个人长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你别再说三道四了!如果说上文还带有若干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那么最后这一段真可谓口角生风,活生生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写神了,写绝了!值得一提的是 ,“千年”二句虽用俚语,却仍有宋人载籍可以参证 。“千年田换八百主”,见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五代时韶州灵树院如敏禅师语。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千年田八百主。”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云:“郎当屋舍勿(没)人修。”这些话头,再早些还可寻溯到王梵志诗 :“年老造新舍 ,鬼来拍手笑。身得暂时坐 ,死后他人卖。千年换百主 ,各自循环改。前死后人坐,本主何相(厢)在。”“一人口插几张匙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四(穷巷闲门本然):“口不两匙休足谷。”自注:“吴谚曰:‘一口不能著两匙 。’”用俗话隐括入律,且对仗工稳,尤为难得,词人的水平,真不可测!
这首词,既具备历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又洋溢着生活中的气息;亦庄亦谐,亦雅亦俚;庄而不病于迂腐,谐而不阑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俚是规范的俚;显示出词的胸襟之大、见识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显示出词人具有驾驭各种不同类型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辛词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本篇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吾衰”句用《论语 》,是经;“须富”句、“暂忘”句用《汉书》,“富贵”句用《晋书》,是史;“佚老”用《庄子 》,是子;“亦好”用唐诗,是集。——一首词中,四部都用遍了。就时代而言,从春秋、战国、汉、晋、唐、五代一直用到宋。就文体言 ,自诗 、文一直用到和尚语录、民间谣谚。就用法而言,或整用成句,或提炼文意,或增减字面,或翻换言语。在此道上,词人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封建帝王用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笼络武将和士大夫们,以换取他们的忠勤服务,因此,官僚地主置田庄、营第宅、蓄家妓之风盛极一时。而当时发达的城市商业经济畸形繁荣的 * 业,又大大刺激了纨绔子弟的消费欲望,把他们的胃口吊得很高。红烛呼卢,千缗买笑,在“销金锅”里荡尽祖产的不肖子孙处处皆是 。“君子之泽”往往二世、三世而斩,不待五世了。北宋沈括《梦溪笔淡》卷九《人事》记载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将军郭进的新建府第落成,大开筵席,不但请木工瓦匠与宴,而且让他们坐在自家子弟们的上位。有人问道:公子们怎么好同匠人为伍呢?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是造房子的。又指着子弟们说:这是卖房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下风。进死后不久,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郭进者流,看问题不可谓不透彻,做事情不可谓不通达,然而既有先见之明,那又为何还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又为何不能对子弟们严加管教,使之成器?相比之下,词人能够不措意于营置田产,且“犬子”嘟嘟囔囔时乃能赋词骂,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这在封建时代真是难能可贵,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呢?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往还六日间,乃值三朝雨。

    春季所艰得,优沾利麦黍。

    却未误瞻陵,亦匪碍行旅。

    似此心宜舒,弗舒非别苦。

    湖南征乱苗,湖北 * 鼓。

    虽频得胜报,缚逆尚待睹。

    遣闷吟五言,先忧固吾所。

  • 作者: 庾信,朝代: 南北朝
    阳穷乃悔吝。世季诚屯剥。奔河绝地维。折柱倾天角。成羣海水飞。如雨天星落。负锸遂移山。藏舟终去壑。生民忽已鱼。君子徒为鹤。畴昔逢知己。生平荷恩渥。故组竟无闻。程婴空寂寞。永嘉独流寓。中原惟鼎镬。道险卧樚栌。身危累素殻。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张翰不归吴。陆机犹在洛。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伏辕终入绊。垂翅犹离缴。徒怀琬琰心。空守黄金诺。虢郐终无寄。齐秦竟何托。大夫唯闵周。君子常思亳。寂寞共羁旅。萧条同负郭。农谈止榖稼。野膳唯藜藿。操乐楚琴悲。忘忧鲁酒薄。渭滨观坐钓。谷口看秋获。唯有丘明耻。无复荣期乐。夷则火星流。天根秋水涸。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杨浮有怪云。细凌闻灾雹。
  • 作者: 释广闻,朝代: 宋代

    杨岐眼里睛,临济顶中髓。

    一不成,二不是。

    点著不来,白云万里。

  • 作者: 曹安,朝代: 宋代
    东出共城门,古墓何累累。就中如夏屋,下马读铭碑。始知太尉名,富擅政和时。讵知邑境中,仓皇来赤眉。敢勇率子弟,肆杀力弗支。编氓赖保全,迄今令名垂。潺潺百泉流,日夕声犹悲。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畴革共登仕,尔来三十秋。常晞丝绳直,窃耻鸱夷柔。蹄涔学钜海,虮垤依崇丘。行之不自疑,亲寡憎怨稠。於今不亟去,沦胥恐同流。努力买良田,远追沮溺游。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弗雨快晴将及旬,朝来密澍落檐巡。

    固知田际无潦致,未免秋中望霁频。

    却看雭停过午,遂教叆叇散临申。

    夕阳朗照岩风爽,庆慰依然倍敬寅。

  • 作者: 汪宗臣,朝代: 宋代
    稼穑病多雨,芜菁种待晴。垒空惊燕去,池净襯鸥明。野碓鸣秋杵,风簷响夜筝。山中凉意早,蚊蚋已无声。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吏民两两议公痴,簿领空勤笑语稀。元亮有诗新止酒,休文多病不胜衣。飞尘懶拂孤三绝,止水初澄悟百非。窗度凉颸残午梦,闲听喜鹊啅斜晖。
  • 作者: 耿南仲,朝代: 宋代
    秋日同文馆,閒无一事依。斗羊谁得隽,倦鸟客思归。寝处还相向,过从不患稀。何当有星聚,谁为问璇玑。
  •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花中近侍盛江都,艳朵低攒意态殊。白传词工谁续得,刘郎谱在可修无。翻阶媚雨娇红软,压砌迎风醉粉腴。二十四桥春事老,而今难觅玉盘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