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原文 诗词名句

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

作者:何大绩 朝代:明代

原文

凤岭三台照,龙门接太微。

登高红日近,望远紫云飞。

异地渊源合,同根棣萼辉。

送君暂归去,时享莫相违。

诗词问答

问:《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的作者是谁?答:何大绩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微韵

2. 清何天衢《榄溪何氏诗徵》卷一

参考注释

凤岭

即 凤凰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东南。北近 西湖 ,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 宋 苏轼 《赠别》诗:“慇懃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 凤岭 西。”

台照

请对方鉴察的敬语。多用于书信。 明 唐顺之 《与严介谿相公书》:“途次草率奉候,伏惟台照不宣。” 茅盾 《子夜》五:“信笺上是这样几个字:‘ 屠维岳 君从本月份起,加薪五十元正。此致 莫干翁 台照。’”

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太微

亦作“ 大微 ”。1.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楚辞·远游》:“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 王逸 注:“博访天庭在何处也。大,一作太。”《史记·天官书》:“衡,太微,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门左右,掖门。”古以为天庭。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二:“步虚仙子脱尘鞿,身驾春风上太微。”

(2).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抱槧怀铅,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橐,上下乎太微之廷。”

高红

(1).指挂在高枝上的红色果实。 宋 苏轼 《食荔支》诗之一:“烂紫垂先熟,高红掛远扬。”

(2).指胭脂。《白雪遗音·马头调·卖胭脂》:“ 王月英 ,家住在 东京 汴梁 , 周桥 以上把高红卖。”

云飞

(1).云阵飞行。《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非观触石,已觉云飞。”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七:“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

(2).指雨云兴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雨零感节,云飞应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日出 扶桑 ,云飞 苍梧 。”

(3).在云中飞行。高飞。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张罗沮泽,不覩鸿鴈云飞。” 吕向 注:“张网草泽而不覩鸟之高飞。” 唐 杜牧 《雁》诗:“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进。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虎啸风腾,云飞电掩。”《隋书·炀帝纪下》:“高帆电逝,巨舰云飞。”《 * 词话》第九十回:“那 小张 掩口应诺,云飞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牋记风动,表议云飞。” 隋 卢思道 《卢纪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6). 汉高祖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因用“云飞”谓奋发有为。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翰起云飞,拂翼虹路。”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 汉高祖 ﹞斩蛇于大泽,逐鹿于中原,云飞 丰 沛 之间,雷动 崤 函 之地。”

(7).比喻远走高飞。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 笠泽 天茫茫。”

(8).飘扬貌。 宋 张先 《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词:“雕觴霞灩,翠幕云飞。”

(9).道教语。谓升天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卢躭 ﹞少栖仙术,善解云飞。”《云笈七籤》卷七四:“﹝ 隐栖子 ﹞必当羽化云飞,岂止龟鹤齐寿。”

异地

异乡,外乡

流落异地

渊源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同根

三国 魏 曹丕 欲加害其弟 曹植 ,尝限 植 七步中成诗。 植 遂作《七步》诗以讽,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语。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后常以“同根”比喻兄弟。 郭孝成 《四川光复记》:“若今概不分别 汉 人投旗军之由来,而加杀害,何异煮豆之诗而摧残同根者也。”

棣萼

亦作“ 棣蕚 ”。比喻兄弟。《晋书·孝友传序》:“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睽则叶顇荆枝,性合则华承棣萼。” 唐 杜甫 《至后》诗:“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仇兆鳌 注:“棣萼,以比兄弟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似这般桑榆景逼,怎能彀棣蕚荣归?” 林之夏 《为不识题令祖礼林先生遗像》诗:“棣萼光辉映后先,湖山肃穆此书传。”参见“ 棣华 ”。

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时享

亦作“ 时饗 ”。太庙四时的祭祀。古代帝王臣民都行时享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国语·周语上》:“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国语·楚语下》:“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帅其子姓,从其时享,虔其祝宗,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每当春秋时饗,孑立捧奠,顾眄无后继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祧庙之制》:“时享之时,既不预九庙之数,復不压 高皇帝 南向之尊。”

相违

(1).互相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於淖。”

(2).彼此违背。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宋 苏轼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然泛览古人日记,实与此道相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陈致虚,朝代:元代
    上阳子,号观吾,闻道迟,四十衡阳始遇师。从来不信长生说,一得师言便释疑。才低头,摸鼻孔,方信神仙有真种。乃觉从来万事非,不道这般真骨董。大奥妙,妙在常有观其窍。此窍分明在眼前,下士闻之即大笑。我得来,不敢秘,欲对知音论同异。近来世上几个人,空自说天又说地。诸旁门,是邪径,翠虚吟中备举尽。除却先天一点真,分别多端总非正。大道易,不堪论,只将窍妙定乾坤。奈缘失却中心路,傍指三千六百门。有类息,有闭息,于中错指也无迹。或炼三黄及四神,或炼五金并八石。要半夏,要茯朮,搜尽药中草与木。几多因此促其生,人参常有 * 毒。纯阳道,张尚书,服药失明神气枯。不知还丹本无质,翻饵金石何太愚。欲调息,坐观鼻,似春沼鱼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困来两眦似胶黏,底怪吴人号黑甜。安得他生不识字,朝朝就日卧茅檐?
  • 作者:南轩,朝代:宋代

    柳眼笑窥人送。

    袅娜舞腰纤弄。

    那更柳眉效蹙,三件皆出众。

    尊重。

    尊重。

    已作一场春梦。

  • 作者:李吕,朝代:宋代
    金玉声清圆,鸾凤势翔舞。重是古人风,勿效儿女语。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补吏鹤岭边,尊公方玉立。超遥籋风云,余子那可及。天高鬼神恶,闻讣三日泣。晚途见嗣子,握手悲喜集。乘桴掠鲸波,信矣勇可习。巉巉风骨峭,飓雾不能袭。谓当上台省,岂复论等级;如何困无津,俛首临一邑?顾嗟六朝民,龙锺垂八十,肯来野水滨,半月解书笈。吾杯仅容龠,安得看鲸吸。伫立送归鞍,霁日满原隰。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道为谋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长夏江村曾易名,偶成人物亦高清。

    竹林不作醺醺醉,却拨铜丝寄逸情。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雨润日晅恰适宜,柳条黄染露珠垂。

    分明一段江南景,借与人间二六时。

  • 作者:陈世崇,朝代:宋代
    天街箫鼓厌繁华,静访湖山释子家。珍玩图书尤绚眼,选僧堂里万莲华。
  • 作者:真宗,朝代:宋代
    瑶源诞民,玉牒笔荣。覆育群有,监观圆清。酒一既洽,登荐惟诚。无有后艰,骏惠云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