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群玉殿十二月二十三日锡宴原文 诗词名句

群玉殿十二月二十三日锡宴

作者: 宋庠朝代: 宋代

群玉殿十二月二十三日锡宴原文

宝翰挥文罢,瑶触续宴初。
帝韶重舞凤,玉藻更歌鱼。
景驻三休阁,欢留六尺舆。
赐金将厚意,并入史臣书。

诗词问答

问:群玉殿十二月二十三日锡宴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问:群玉殿十二月二十三日锡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庠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宝翰

皇帝的手迹。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仁宗皇帝御笔》:“院判 蒋恭靖 公 用文 ,家藏宝翰一巨册,乃 恭靖 在太医院时, 仁宗 皇帝居东宫示病症取药御笔也。”

触续

谓不断碰撞。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帝韶

帝舜 之乐。借指宫廷的音乐。韶, 虞舜 乐名。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帝《韶》仪瑞鶠,玉藻跃恩鱼。”

舞凤

(1).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 唐 薛存诚 《御题国子监门》诗:“为著盘龙跡,能彰舞凤蹲。”

(2).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 渥洼 姿。”

(3). 三国 庞统 号 凤雏 ,曾为 耒阳 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玉藻

(1).古代帝王冕冠前后悬垂的贯以玉珠的五彩丝绳。《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孔颖达 疏:“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 晋 陆云 《九愍·悲郢》:“振华冕之玉藻,树象轩之高盖。”

(2).借代天子。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四:“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

(3).喻佳篇,佳作。《文选·陆机<文赋>》:“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李善 注:“琼敷玉藻,以喻文也。”

歌鱼

谓嗟叹不被知遇。典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唐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诗:“唯念贤哉 崔大让 ,可怜无事不歌鱼!”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正堪怜歌鱼幸舍,向 * 彻。”

三休

(1). 汉 贾谊 《新书·退让》:“ 翟王 使使至 楚 , 楚王 欲夸之,故饗客於 章华 之臺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宫室》:“步三休而未半,途中宿而方迷。”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百里而遥,四山不逼;三休而上,十地方超。”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人八咏·宝峰亭》:“今闻 宝峰 上,縹緲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2). 唐 司空图 晚年以足疾乞退,居 中条山 王官谷 ,筑亭名“三休”。作文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聵三宜休。又少而惰,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因以“三休”为退隐之典。 清 钱谦益 《夏日偕朱子暇憩耦耕堂》诗之三:“他年终作三休侣,乘兴先为结隐期。”

(3).指 三国 魏 金尚 (字 元休 )、 第五巡 (字 文休 )、 韦端 (字 甫休 )三人。《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 自称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元休 名 尚 , 京兆 人。 尚 与同郡 韦甫休 、 第五文休 ,俱著名,号为‘三休’。”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休》:“ 金尚 元休 , 第五巡 文休 , 韦端 甫休 ,号‘京兆三休’。”

(4).犹三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红娘 覷了吃地笑,俺骨子不曾移动脚,这急性的郎君三休饭饱。”

六尺舆

帝王所乘的车。 汉 贾谊 《新书·礼》:“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汉书·爰盎传》:“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英豪。”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先慎 曰:“《隋书·仪礼志》‘舆’下云:‘ 汉 室制度,以雕玉为之,方径六尺。’《通典》六十三:‘ 夏 氏未代制輦, 秦 以輦为君之乘, 汉 因之,以雕玉为之,方径六尺;或使人輓之,或驾果下马。’”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遥闻争诵十行詔,无异亲巡六尺舆。”

厚意

深厚的情意

多谢你的厚意

并入

(1) 把个人或一个团体归入较大的单位或团体中去

把联邦德国师团并入大西洋防务体系

(2) 和已经存在着的东西相合并

乙液并入甲液呈色的复杂化学过程

史臣

史官。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亦命史臣 班固 而为之誄。”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筐篋。” 清 孙枝蔚 《人日示小子》诗:“既蒙天子奬,便入史臣注。”参见“ 史官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麟瑞,朝代: 元代

    衡湘斡腹抵清江,太守乘城誓不降。

    哨马远嘶惊坠镝,雄兵遥吒殒飞鏦。

    玉麟符已还宸陛,金凤洲堪隐帅幢。

    寄语豫章徐孺子,闻孙勋业叹无双。

  • 作者: 朱存理,朝代: 明代

    柳暗金阊春未晴,叙南太守欲宵征。

    哦诗西日方成句,借笠东家拟饯行。

    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

    莫言万里为遐郡,须信文翁政有成。

  • 作者: 刘子翚,朝代: 宋代
    {左足右戚}{左足右戚}鸣山筇一枝,逢春聊复咏歌之。故园风光本具足,浪蕊浮花莫作迷。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诗经赞美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 作者: 朱用纯,朝代: 明代

    传闻林屋中,其事多不经。

    古今足迹到,玉柱与金庭。

    我亦无所取,披云上翠屏。

    不知自何代,忽然来六丁。

    顽顽矿乱斧,片片堆空青。

    舞伏非一势,龙象各殊形。

    玲珑复突兀,巧匠袖手停。

    或言怀襄时,漱击成晶荧。

    或言女娲遗,奇质故亭亭。

    二者皆荒诞,天风忽寥冷。

    山本号龙洞,龙去已沉冥。

    直疑鳞甲蜕,错落几千龄。

    至今满 * ,风雨闻龙腥。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 作者: 晏殊,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精选人生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心目悠悠农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 作者: 赵顼,朝代: 宋代
    西母池边宴罢,赠南枝、步玉霄。绪风和扇,冰华发秀,雪质孤高。汉陂呈练影,问是谁、独立江皋。便凝望、壶中珪璧,天下琼瑶。清标。曾陪胜赏,坐望愁、解使尘消。况双成与乳丹点染,都付香梢。寿妆酥冷,郢韵佩举,麝卷云绡。乐逍遥。凤凰台畔,取次忆 * 。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莫莫复沈沉,精华蕴内心。

    惟其湛于古,是以贵乎今。

    无物持为比,有光葆则深。

    土华合玉质,久泯迹相侵。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